1.要依据《考纲》,注重考点的复习
中考考点是指《考试纲要》中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的有关知识,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在复习中,考生要根据《考纲》的要求,认真地对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考点进行分析,结合教材系统复习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最好能够复述各单元的主要内容。要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既要把整体知识分解为一条条易于接受的知识条目,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要搞清一单元、一课、一目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单元、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既要注重强调知识结构,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又要能自由地发现知识,并从中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经过这样的剖析、挖掘、创新,最终一定会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同时,要善于把一些重点分解,将一些相关的要点联系起来,结合重大的时事政治和自身生活的实际,进行有效的专题复习。
2.要做些综合题,注重答题的完整
综合性是中考思想品德考试的重要特征。综合性不仅是指知识内容上的综合,还有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的综合;不仅是选择材料上的综合,还有在材料和知识的联系上的综合;不是单单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是在一定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有关知识,借助一定的思维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运用相关的方法来实现考查目标等,对于综合能力的评价与检测,应该从这些方面把握,并运用适当的形式加以落实,不能简单地把试题的综合性理解为知识的大拼盘。考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出现的漫画、图表、材料等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评论,突破定势思维,逐步培养自己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捕捉信息、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针对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实际,考生要多关注课本探究园和实践与评价中的提问、自己通过阅读与感悟材料后的感悟,启发自己动脑思考,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整理、归纳知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特别地要审好题,弄清要求,然后回归教材中,把相关知识点找到,即切入点,然后多层次、多角度,发散思维去寻求答案,组织答案的语句。要学会组织语句和内容;要根据所学知识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望题生畏,根据自己意愿胡乱答题;要目光远大,避免答题近视眼,不能漏点或题意不清楚。
3.要关注热点,注重与教材的结合
时事热点问题常常是中考思想品德课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时事政治所考内容为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底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和本地区的时政热点,具体可参考省编《时事政治教育材料》。在安徽省的中考中占8分,多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实际上,在每年的中考中,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远不止8分。在近年来安徽省的中考中从选择题开始,一直到非选择题无不涉及到重大的时事政治内容。我们要注意找出热点问题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注重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与渗透,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识和分析,从而提高我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时政复习,一是关注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典型性教育意义、正面的材料。二是关注时政材料的背景、内容、意义和重要作用。三是关注与知识的结合点如何结合,如何运用材料,如何与开展活动联系起来等。
4.要回归课本,注重查漏补缺
考生应对照《考纲》要点,回归课本,对所学知识逐一进行再梳理、再巩固,可适当将所学知识分专题归类,对重点知识、平时自己易错或易漏点的问题、学校的模拟试题、期中期末的考试试卷、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强调的问题要给予特别的关注。要清楚地知道所学内容所在的册数和页码,可做适当的整理,标清问题所在的位置,以便在考试中尽快找到答案;要适当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可做几套思想品德模拟试卷,熟悉课本知识,提高答题速度。因为政史合卷考试,考前也可与历史合卷做1至2套模拟试卷,以便合理地分配好政史答题的时间,提高答题的效率和质量。
5.要做好准备,注重提升应考经验
思想品德课实行开卷考试,允许考生带课本和参考资料,考生在考试前要认真准备好所带的参考资料,要对所带的资料进行筛选,避免遗漏,但也不要带得太多,避免查阅材料多而浪费时间。要熟悉所带的材料内容,否则,对资料里内容不熟,考场上忙于翻阅查找资料,会导致费时费力,甚至有可能答不完试卷。考前应把重点知识和重大时事做一下剪辑,把同一类专题的相关资料粘贴在一起,也可适当做点知识目录,以便于快速翻阅和查询。越是临近中考,考生越是要注意心态的调整,要减轻过重的心理负担,学会调节情绪、调整心理的方法,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切忌大考大玩、小考小玩的心态。要注重后期的复习效率,要静下心来学习,不要患得患失,要把复习课当作新课来听,力争百分之百掌握,切实提高复习质量。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细致分析,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和隐性的要求,敏锐把握材料中关键词,然后才能作答;要先易后难,不会的暂时放一放,不能因为个别难题而浪费有限的答题时间。
考试招生改革:新方案说了啥
632项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下放的背后
牢记“两个务必” 推动绿色崛起
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 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
教育部负责人详解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二亮点
以创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李克强见证封存审批章 叹“不知束缚了多少人”
深化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
科技报告制度:科技领域的大数据革命
以深化改革推进地方债步入新常态
习近平论“好老师”:教师第一位是“传道”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体系
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周云波:用好时间的“边角料”
习近平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加快中心城区经济转型发展
科技报告制度助推创新资源“聚”与“散”
李克强在天津考察:让深化改革的红利不断显现
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
敬终如始一鼓作气抓好教育实践活动
生态引领 绿色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经验与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大思维方法
从微观收益差异看宏观结构调整
让困境儿童享受特殊优先的保障
高管薪酬改革关乎社会正义
治霾“持久战”需打“组合拳”
聚焦: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