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必须要总结提纲才能更好进行,以下是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纲分析,查字典政治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文化生活现象及对策
1.当代文化生活特点:文化生活色彩斑斓,文化选择多样化
原因: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②文化产业的发展;③大众传媒的影响;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当代文化生活的喜和忧:①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②措施:(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
3、对策:发展大众文化
①文化需求的特点: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
②什么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4、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A、落后文化:①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措施: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B、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措施: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 (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市场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不良思想和现象。2014年高考政治复习提纲
5、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处理对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和作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一)是什么(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二)为什么
1、文化的作用(见第一单元)
2、现状: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生活有喜也有忧
3、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四)怎么做
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2)中共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高举这一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
(3)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014年高考政治复习提纲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如何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P101-102)
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
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途径: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5.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P103)
(1)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P113)
(2)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5、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①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②以集体主义为原则③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④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⑤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⑥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⑦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②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6、解决道德冲突的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
①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2)知识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2014年高考政治复习提纲
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同时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3)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④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7、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4)如何看待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
A、落后文化:①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③措施: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B、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措施: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C、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 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② (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市场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不良思想和现象。
(5)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当前,各种文化呈现的态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P113)
怎样建设先进文化?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
④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⑤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⑥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以上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纲分析,希望对大家提高成绩有帮助。
论政治教学如何促进知识迁移
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的有效性分析
合理使用多媒体增强思想品德课的问题和策略
初中政治思想教育探索
谈中学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加强高中政治课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究
从政治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谈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探讨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论网络背景下初中思政教学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创新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开展体验式教学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建议
对将目标教学融于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将目标教学融于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解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出现“意外”的过程探讨
对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探讨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论干部选拔与培养的有效性策略
分析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情感的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政治课素材提取之路
浅议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设计与探索
高中政治教材的优点及问题探索
谈高中政治课中探究式学习调查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