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基础知识,只有熟能生巧一条路。当然,在万事皆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学习复习政治需彻底清扫知识角落,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一定要结合六册教材,配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在基本要求中,罗列的是每课最基本的知识点。然而,仅仅掌握粗线条的内容是不够的,必须结合教材一起复习。除了黑体字部分以外,下面的解释部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对于课文的知识结构与分布要了然于胸。
若有空要勤看教材,不需要随时随地刻意地去背,但是必须多翻多看,甚至可以默写每课的标题,加深记忆。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但却是最有效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坚持背诵默写,自己做题的速度以及准确性就自然提高了。
二、建构模块,自成体系
高中政治复习的参考书也不少,几乎每一种都搭配了编者整理的知识结构图。有些同学喜欢拿来主义,以此为自己的复习工具。这样大错特错,这些毕竟不是自己整理出来的。
别人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所整理的东西,是在其理解的基础上所得出来的。而旁人简单地模仿背诵,非但自己不易记住,反而很难理解。只有经过自己整理的知识结构图,才最有效果,记忆也最深刻。
同理可得,老师上课时的讲解,关键不在于他的板书,而在于他对于知识点的解释。绝对不能因为忙着抄写老师的笔记,而无暇聆听讲解。老师讲解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模块的整理,从而搭建起的知识结构,对于自己的帮助才是最大的。
三、地毯搜索,不留盲点
不放过教材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书本上出现的所有案例都需要熟悉牢记。这些细节,还包括知识窗、相关链接、阅读与思考中的文字,千万不要轻易省略。 07年高考(微博)论述题,考察党的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知识点,许多同学拿到卷子后都被难倒了,因为教材中对于这块知识点的解释真的很少,如何填充这20分的论述呢?最后只能曲线救国,从其他方面去搜罗信息。然而,如果平日细心复习的同学就会发现,在书本的知识窗板块中,就有大段对于该问题的表述,与标准答案相差无几。
四、关注时政,结合实际
时政是政治学科的生命,关注时政,就是在复习政治。平日里,注意搜集时政材料,不仅有利于回答试卷上的时政考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你随时随地复习。还要注意分析,运用教材原理来分析时政材料,理论结合实际,锻炼自己论述题以及材料分析题的能力。这样,高三政治复习就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生命力。
复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天里,只要你端正心态,细化复习阶段,持之以恒,最后你会惊奇的发现,其实这六册书,也只是一只看似庞杂的纸老虎。
复习政治需彻底清扫知识角落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持续关注查字典政治网。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为了孩子,请严把塑胶场地质量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景看好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文化时事热点:官员朋友圈应画出服务群众“同心圆”
时政热点:监督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才能到位
高考生被无辜影响,究竟谁错了
中考政治必背考点民族问题2014名师指点
时政热点:人民公仆岂能做裙下之臣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时事政治:先进人物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2014年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时政热点:改地名,政府决策不能随意化
中考政治考点解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
环保面前,文艺演出不应免责
名师指导:2015中考政治备考技巧
征收拥堵费,如何不让“路堵”变“心堵”?
经济时事热点:莫让微信赌群也搞“互联网+”
2014名师指点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改革开放
经济时事热点:欧洲杯上的“中国制造”新气象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社会时事热点:“裸条”借贷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违规使用公车成四风“重灾区”的警示
李克强与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政热点:不必对微信“潜水”官员“舆论绑架”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航天理想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