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说明了(.)
A.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帆风顺的
B.不同的人,对待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不同
C.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且生命是短暂的
D.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2.长生不老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即使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也难逃最终的死亡。这启示我们 ( )
①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②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感激生命的获得
③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④生命有时尽,要认真对待生命的每一天,让它变得丰富、充实和有意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她(他)的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她(他)的家族后继有人,她(他)给家人带来了无数的快乐,国家又增添了一个纳税人……这则材料说明了 ( )
①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在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③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④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季羡林在《人生感悟》里谈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 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是 ( )
①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②生命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③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④对于那些浑浑噩噩的人来说,他们无法理解自己对人类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简答题
5.张海迪说:“生命很痛苦,但是再痛苦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这句话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能力提升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化缘校长”莫振高连续38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让他们顺利进入大学。近10年来,莫振高先后筹集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l.8万名贫困生圆了大学梦。2015年3月9日,莫校长因病逝世。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某中学七年级(1)班同学在了解了莫振高的事迹后,举办了一次“探问生命”的主题班会。这是他们在班会上探讨的两个话题,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1)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什么?
(2)作为学生,我们如何向莫校长致敬,为人类生命的接续尽一份力?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练习题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有时尽。A项观点错误;8、D两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名言的意思;这句名言说出了人的生命的唯一性和短暂性,C项正确。
2.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看待死亡。生命有时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归宿,我们要向死而生,好好活着,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珍惜时间,让人生有意义。因此,上述观点都是正确的。
3.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的接续。由关键信息“家族后继有人”可知,生命实现了接续,由带来快乐、“纳税人”可知,在生命接续中,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担当一份使命,“新的身份”说明生命不仅是个人的,还跟别人休戚相关,要认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②③④都是正确的;①说法虽然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生命的“短暂”,也没有体现出个人生命对整个人类的意义,应排除。
4.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命对于人类社会接续的意义与价值。①②③的观点都是正确的,符合题目要求;④虽然观点正确,但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这一点,应排除。
5.【解析】本题考查热爱生命。张海迪身残志坚,她的话表明了一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启示我们应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答案: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能力提升
【解析】这是一道实践探究题。第(1)问考查学生对生命是否可以永恒的认识和理解。注意要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从个人生命 的角度看,生命有时尽,是短暂的,都要走向死亡;从人类生命的角度看,生命是可以接续的。第(2)问是“怎么办”类试题,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生命有时尽: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在时间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很短暂;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2)我们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生命观,在生命的传承中,更好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找到自己的位置、担当自己的责任,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积累和丰富作出自己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自觉磨砺意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三课教案
第十一课 培养爱国情操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唱响自信之歌
初一政治第一单元教案(4课时)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经济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第九课教案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教案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二)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十五课 第一框 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第二课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情绪万花筒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第十课 第二框 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
情绪需要调节 教案(二)
第三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十五课 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谈 谈 中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问 题
第七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第三课 第二框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第一册了解情绪
文明交往
第六课 第三框 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