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同步练习:九年级思品第三、四课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靠的是
A、我国很好的处理了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D、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 下列选项中,能直接反映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A、我国拟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B、第四次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召开
C、我国边远地区还有部分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D、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举行
3、 胡锦涛主席2005年9月14日在纽约出席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开幕式,并出席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胡锦涛在会上宣布了中国为支持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这些重大举措受到与会领导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赏。这反映了 A、全球越来越关注贫困问题 B、我国已经逐步跃入发达国家行列,需要支援发展中国家 C、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高度自治的方针 D、实现两岸直接通邮、通航和通商
5、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A、一国两制 B、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政策
6、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哪怕是很小的提高,加在一起就十分可观。如每人每月增加半公斤肉食,全国一年就要解决近900万吨。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如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等。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B、提倡艰苦奋斗,尽量降低群众的生活需求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保护生态环境
7、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贸易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中国贸易量已经占到整个GDP比重的74.2%,2004年中国贸易总量已超出1万亿美元,一跃从世界第五大出口国成为第三大出口国。可见
①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④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是我国的最根本的任务,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
8、2004年2月8日,新华社授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国农民增加收入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专门下发一个中央文件,这表明党和政府_______ ①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把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2005年春节,执行台商春节包机任务的飞机顺利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台湾国民党、亲民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这些事例说明 A、两岸人民实现了直接三通 B、解决台湾问题没有必要使用武力 C、一国两制的方针已经在两岸得到贯彻落实 D、两岸人民正在积极加强交流,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完全统一
10、下列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 ①对外开放 ②计划生育 ③初级阶段 ④保护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从下列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
第五次人口
普查(2000年)
2005年
1月6日
人口总数
11.3亿
12.6亿
13亿
每10万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
1422人
3611人
平均每年新增人口
1200万
A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偏少,人口素质较高 B、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多,性别失衡
C、农村人口多,人口迁徙快,城市人口增加迅速 D、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C、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 D、坚持科教兴国
1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 A、人口素质 B、教育创新能力 C、教育经费 D、民族道德意识
1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B、资源和能源的竞争 C、创新和人才的竞争 D、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15、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①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②变湖泊为粮仓 ③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垃圾分类处理 ⑤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经历近30年的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这说明 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人口众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我国人口压力并并未到根本缓解,人口基数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④我国已经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过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副对联形象反映了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
A、经济发展了,人口就能降下来 B、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减少人口 C、经济发展要和人口的发展相协调,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人口越少,对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减少人口
18、我国13 亿人口,8507万文盲,这两个数字沉甸甸地负载在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针对这两个数字,我国对现代化建设应当继续 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③ 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④ 实行对外开放 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⑥
19、墨西哥《标志》周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的另一面》的文章,认为森林被毁、沙漠化、酸雨、河流污染、过度开发以及20%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苦涩的一面。针对这一说法。我们要: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保护环境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中国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下列体现武汉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选项是:①将武汉周边8个城市纳入统一规划,构建1+8城市圈 ②世界企业500强中有50家登陆武汉 ③削弱农业,振兴工业 ④定期举办国际杂技节、赛马节、旅游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建设,利用太阳能,开发核能、海洋能等。这表明了我国:
A、 资源分布不合理 B、重视开发新能源 C、资源浪费很严重 D、资源开发难度大
22、下列选项中准确表述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是: A、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超过了小康水平 C、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材料分析题
23、时政论坛祖国统一大家谈
材料一、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称他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构想。
材料二: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连、宋大陆之行被称为破冰之旅搭桥之旅和平之旅。连、宋访问大陆受到两岸人民的广泛欢迎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连、宋先后访问大陆,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统一方式的大讨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分)
观点一:使用武力,迅速解决
观点二:听之任之,慢慢来
观点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佳方式。
我赞同的观点是:
理由是:
(2)讨论:连、宋大陆之行为什么受到两岸人民的广泛欢迎?(4分)
(3)指点迷津:青少年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肩负重任,我们应该怎样做?(5分)
24、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部法律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现行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和完善,将令近1.8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受益。
新义务教育法可以用加减乘除法来解读:加增加教育投入;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乘加倍重视教师工作;除剔除择校之风;法依法严格禁止乱收费。
(1) 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和施行有何重大意义?(6分)
(2) 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你应该怎么做?(4分)
2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基于我国国情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
(1) 结合下图内容,谈一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4分)
节约0.4千克煤+4升水
减少0.27千克碳粉尘排污量
每节约一度电 减少1千克CO2排污量
减少0.03千克SO2排污量
减少0.02千克氮氧化物排污量
建设节约型社会,始终是温家宝总理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不仅从战略的高度多次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还具体提出上三层楼不乘电梯,办公室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细致要求。
(2) 总理的细致要求对你有何启示?(4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心里没有一颗绿色种子,不可能有一个绿色未来。为此某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绿色行动为主题的资源节约系列活 动。
(3)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有意义的活动?(4分)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教学研究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怎样走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误区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建议
做开明师长 善待孩子的童真、童心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辩论
追求有效地教学策略
浅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特点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自信心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
如何实现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研究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建议
浅谈新教材“推开那扇门”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研究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情感目标的分析及策略
探究什么原因使小学生厌学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教学研究
实施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班队干部大家选》课堂记录
引导学生“动”中获真知
立体式教学——思品教学新的载体
怎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研究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的展示、运用情感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教学研究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培养学生做人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