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同步测试题如下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小题,25分)
1.5世纪末期,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的是( )
A.日耳曼人 B.希腊人 C.埃及人 D.古巴比伦人
2.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 )
A.土地 B.基督教会 C.权力 D.农奴
3.下列事件中,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的是( )
A.丕平献土 B.查理帝国诞生 C.查理曼帝国分裂 D.城市的兴起
4.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农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庄园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农奴耕种 B.农奴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
C.农奴终年劳累,常用怠工和逃亡等方法发泄不满 D.农奴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做一切事情
5.11世纪起,欧洲的城市不断涌现。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促使了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
B.巴黎和伦敦是新兴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C.城市的兴起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D.西欧城市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
6.12世纪时,下列哪一城市的规模是伦敦的五倍,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 )
A.威尼斯 B.热那亚 C.佛罗伦萨 D.巴黎
7.西欧城市兴起后,在新兴城市中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
A.巴黎 B.伦敦 C.威尼斯 D.佛罗伦萨
8.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上古欧洲文明 C.亚洲封建国家 D.欧洲封建国家
9.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在那里他获得了人们的支持,这一年也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这一年是( )
A.610年 B.622年 C.630年 D.843年
10.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11.阿拉伯帝国已经灭亡了很久,然而其民族仍然存在至今。你认为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 )
A.血统 B.语言 C.宗教 D.风俗习惯
12.下列对阿拉伯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 ③其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④12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麦加大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中心,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 B.其主体建筑风格多为耸立的尖顶
C.殿堂内部装饰华丽精巧,图案多为植物纹样和《古兰经》经文美术字
D.寺中心的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须拜谒之地
14.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5.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佛教的创始人是耶稣 B.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C.伊斯兰教信徒称为穆斯林 D.世界三大宗教创立的先后顺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16.下列对《一千零一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又名《天方夜谭》
B.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等
C.它生动地描绘了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
D.它是世界闻名的长篇文学作品,反映了古希腊的早期历史
17.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的是( )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希腊人
18.下列属于古代西亚地区文明成果的有( )
①种姓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伊斯兰教 ④《天方夜谭》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
19.8世纪时,巴格达曾是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个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0.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1世纪前后 C.5世纪 D.7世纪中期
21.下列关于古代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 B.5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统一了日本本土
C.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 D.大化改新开始于6世纪中期
22.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的措施不包括(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23.大化改新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
①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②土地收归国有 ③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④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4.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士是随着庄园的建立而出现的 ②庄园主为维护自身利益,蓄养武士 ③武士出现后,力量不断壮大,地位越来越高 ④武士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25.下列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基础的是( )
A.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土地收归国有
C.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二、非选择题(26题7分,27题4分,28题8分,29题6分,共2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古欧洲有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材料二 法兰克宫相丕平把他夺取意大利中部的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的地区,送给了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丕平加冕,为他的权力增添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哪一制度?(1分)
(2)材料一中,位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哪一阶级?材料一所体现的制度以什么为纽带?
(2分)
(3)材料二中,由丕平献土可以看出教皇获得土地的方式是什么?除此之外,教皇还通过什么方式占有大量土地?(2分)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教会和国王的关系怎样?教皇和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怎样?(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的、乡村的。和这些相异的一个新阶层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社会革命。他们来自农民。他们或者是大家庭中没有继承到土地的次子们,或者是被战争或饥荒从土地上赶出来,去寻找新的生存机会的人,或者是充满冒险精神、喜欢新生活的人。
材料三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纱幕是指什么?(1分)
(2)材料一中所说的人类意识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二中所说的一个新阶层是指哪些人?(1分)
(4)材料三中所提到的自由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
材料二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3分)
(2)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
(3)麦加、麦地那和巴格达是阿拉伯帝国的著名城市,请分别说出这三个地点的地位或发生过的重大事件。(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有三个信奉宗教的人分别说了如下三段话:
甲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阿弥陀佛。
乙说:我今生今世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圣地朝拜。
丙说:上帝啊!我是你忠实的奴仆。
请回答:甲、乙、丙三人分别信奉什么宗教?这些宗教的创始人分别是谁?(6分)
上文即是政治同步测试题
2017年7月1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分析
2017年7月30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2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控制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中的作用
2017年7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2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20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2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3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6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高中必修一政治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17年7月1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2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4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8月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8月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6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7月1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7月15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