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政治答题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问答题解题技巧
牢记问答题解题技巧:——“五子登科法”:
戴帽子——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标号子——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采点子——用好政治术语,不走江湖;扣料子——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挖坑子——多角度发散性思维;
一、政治主观性试题的答题总体要求
积淀要厚--联系试题的背景知识;
思路要明--明确答题的具体导向;
联系要实--辐射试题的知识背景;
逻辑要严--分析推理要有理有据
层次要清--推敲试题的答案要点。
二、主观性试题解题的总体步骤
审题—
一审材料(类型、层次、中心观点、材料间的关系)
二审问题(范围、角度、指向、主体、特殊的限制与要求等)、(提炼静态信息--促发解题思路)
切题--联系知识、选择内容、构思答案
答题--描述知识、事理结合、导出观点
反思--结论必然、要点完整、估算分值
三、主观性试题理想答案的特点
要点完整 层次清晰 观点明确 分析到位
逻辑合理 思维严密 表达规范 文字简洁
四、常见题型的解题要领
按照试题的思维特点,主观题可分为:演绎型主观题和归纳型主观题。
★演绎型主观题(关键词:如何体现、怎样看待、怎样做到)
此类题型的特点是:
材料丰富--内涵多层 指向明确--理论点明
演绎思维--合理发散 以事说理--联系紧密
解题要领:
依据提示呈现知识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对应观点解剖材料 依据材料演绎观点
★归纳型主观题(关键词:分析、说明、意义、影响、措施、原因)要求详细分析材料,对材料进行分层、分段,必要时逐句分析找准、找全原理,然后分要点答出。
此类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图表类主观性试题
题型特点:常见形式多为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即图表呈现、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提炼不易、得分不难;答案直观、依赖背景。
其解题要领:对照设问,明确要求(明层次、明方向、明范围);细读图表,提取信息(读表题、读数据、读表注);迁移知识,形成答案(依据教材、结合背景、运用术语);
注意细节: "两比较":"横比"--"纵比"; "三结合":设问--图表内容--涉及背景; "三忌讳":一忌死套教材知识,二忌脱离表题和设问读图表,三忌离开背景导向主观臆断。
分析做答:⑴注意表格标题的中心主旨作用,总揽表格。
⑵表格内容既要“纵比(事物自身前后不同阶段比较,最明显标志是表格中的不同时间)”→说明“什么在变以及如何变”,更要“横比(不同事物之间比较)”→说明事物间的差异或差距(既要总体分析,也要分项说)。中国和外国对比,应该以中国情况为主分析。
⑶注意表格小注的补充说明作用,小注是图表不可缺少的部分,要把小注和图表内容结合分析才不会有遗漏知识点。
⑷注意表格中的特殊年号隐含重大时政背景。
⑸设问是问“材料或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什么经济现象”;是问“谈谈对图表经济现象的认识”还是“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⑹有些时候设问还问“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为二的关系。
②意义类主观性试题。
其解题要领:注意限定词语的特殊要求;解剖主体和意义对象的关系;把握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先直接,后间接;先当前,后长远;先微观,后宏观;先经济,政治。
常见分析有:⑴客体分析:即受它影响对象,分别所受的影响,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对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具有的影响。
⑵性质分析: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⑶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方面和字句对应分析。
⑷范围分析: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对区域影响和整体影响等。
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有关说法。
③认识评价类主观性试题。
常见设问“如何(怎样)认识或看待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或“评析材料中的经济现象?”
其解题要领:定性(是什么)--对象的性质判断;分析(为什么)--分析原因、影响、意义;结论(怎么办)--我们的态度、做法。
⑴把涉及的现象、事物、观点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积极型和消极型
⑵积极型的处理办法:从是什么(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或观点的含义作必要的解释)、为什么角度展开。
⑶消极型的处理办法:对于消极现象的认识,从为什么出现、有什么危害、根治措施的角度展开;对于错误观点,主要说明其错误的表现,或用正确的观点印证其错误。
⑷混杂型的处理办法:综合上述两种办法,肯定积极的,批判消极的,两个方面均要从简。
④分析原因类主观性试题;
第一种方案:从必然性、重要性的角度展开
第二种方案: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第三种方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内因与外因的角度展开。
在很多情况下,要将以上三种方案综合起来分析。
⑤措施对策类主观性试题;
⑴主体分析: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舆论(新闻媒体、消协等)等四个方面进行做法分析。
⑵内容分析:根据设问隐含角度,和材料反映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找办法。
⑶从教材和党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有关提法找办法。
⑥指定原理类主观性试题(略)。
【一】见到经济学角度分析如何经营时。从这些方面回答。1,市场:要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2,科技: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3,管理:加强人才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4,素质:提高劳动者、经营者素质。 5.效益: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立品牌,生产优质产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7,竞争力: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图表类主观题。第一问一般是反应了什么现象:要看清题目,从图表语言转变为文字语言,还要答出反应的本质性问题。第二问:一般问:表一与表二的关系。第三问:对反应现象的认识。结合图表、文字认识。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要结合材料
【三】意义影响的主观题。一、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有利于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促进结构调整,促进就业。3,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能 力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资金、计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政治意义: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转变政府的职能。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综合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开放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环境,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 维护国家安全 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 维护国家利益 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 建立国际新秩序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对党】 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保持党的先进性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真正做到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 思想保证 发扬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提高国民素质
★【答题技巧】★
当题目问“为什么”时的答题思路 要说 这件事的依据 重要性(作用 意义 目的 等)必然性(这件事存在的客观实际) 可能性(存在的主观条件) 或者不做的危害(导致消极后果)
【启示类】 一要说明材料体现的道理 二 要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应该怎么说)
【反映类】 原理 方法论+分析
高考政治答题要点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不要慌,做好最后的冲刺~
2014年高中高二下册政治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高中2014年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分析答案解析
高中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卷练习
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四册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
2014年高中高二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高中第四册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高中2014年高二下册政治期末考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第册政治期末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高中第四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东顺德高中高二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
2014年高中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第四册政治期末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4年人教版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中2014年高二下册政治期末试题分析答案解析
2014年高中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试题
高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2014高中第四册政治期末试卷答案
2014年高中第四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2014年高二下册政治期末考试卷答案精选
高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高中高二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练习
人教版2014年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2014年河北保定高中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4年高中第册政治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