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编准备了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希望你喜欢。
一、审题: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限定: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化生活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限定: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限定: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4、明确所用材料限定:答题要根据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不能离开材料而空谈。要知道:答案就在材料里面。
5、明确设问分值限定:分值的多少决定答案的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
1、文字式材料的审读方法是:(1)弄清文字材料共有几段内容或一段材料共有几层意思,概括每段或每层材料的大意,进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以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有些论述题的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必须自己划分材料的层次。(2)综合把握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意思。③把审读材料和审读设问结合起来,明确每层材料所包含的观点或原理。
2、图表式材料的审读方法:(1)审读标题。一定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没有标题,考生必须自己概括。(2)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3)审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4)审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6)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7)理解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78年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些特定年份所隐含的知识对正确理解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信息启发”意义。
二、答题:
1、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一般情况下2~3分一个要点,一个设问3~4个要点为宜;
2、答案表述学科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完整化、简洁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内在美)
5、 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外在美)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4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20
步入青春期的我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23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8
追寻高雅的生活教案
融入民族文化测试题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9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7
生命的乐章教案1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同步测试1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案1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6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单元综合测试
2018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5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22
生命的乐章教案2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同步测试2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2
认清基本国情同步练习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单元同步检测试题15
政府的责任 对人民负责教案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案2
2018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35
日新月新我常新教案
2018届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6
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练习题
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同步测试1
正确认识评价自己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