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编准备了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希望你喜欢。
一、审题:
第一步:审设问
1、明确知识范围限定:
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文化生活
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
2、明确问题指向限定:
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
3、明确设问主体限定:
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
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
4、明确所用材料限定:答题要根据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不能离开材料而空谈。要知道:答案就在材料里面。
5、明确设问分值限定:分值的多少决定答案的多少。
第二步:审材料
1、文字式材料的审读方法是:(1)弄清文字材料共有几段内容或一段材料共有几层意思,概括每段或每层材料的大意,进而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这是以后组织答案要点,选择合适的有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的客观依据)。有些论述题的文字材料没有明显标出段落或层次,考生必须自己划分材料的层次。(2)综合把握各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总的意思。③把审读材料和审读设问结合起来,明确每层材料所包含的观点或原理。
2、图表式材料的审读方法:(1)审读标题。一定明确各图表的标题,因为标题往往就是该图表式材料的中心意思,对理解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没有标题,考生必须自己概括。(2)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审读图表。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3)审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设问,通过各图表式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找出其间的内在联系。(4)审读附注或注释。附注或注释是图表式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忽略之,则不能把握图表的中心观点或不能揭示图表间的内在联系。(6)审读设问和审读材料相结合。根据设问所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式材料,使审读材料更有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式材料的中心观点。(7)理解特定年份的意义及其对准确把握图表中心观点的启示。图表式材料中有的年份有特殊意义。须准确理解。如1978年标志改革开放的开始;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这些特定年份所隐含的知识对正确理解图表的中心观点有重要的“信息启发”意义。
二、答题:
1、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一般情况下2~3分一个要点,一个设问3~4个要点为宜;
2、答案表述学科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
4、答案编写完整化、简洁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内在美)
5、 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该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外在美)
高考政治大题答题技巧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垃圾跨省倾倒,该尝尝法律的“滋味”
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关系网络中的作为
看王宝强的热闹别忘了反观自己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工作的发动机
时政热点:保护举报人隐私需要相关法律不缺位
2016年10月27日国际时事新闻
贾海: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中趋稳
少儿版《白蛇传》仍是一部成人剧
“分享冰箱”互惠互助的低成本社会更加温暖
中考政治必考点: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016年10月18日时事政治(国际)
发改委解读《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六大亮点
时政热点:“大数据”让精准反腐掷地有声
2016年10月21日国际时事新闻
法规“打架”,受伤的还是劳动者
中考政治高频考点:人生的价值
政治热点:为金砖国家发展注入中国能量
发现“问题食品”不能依赖考古学家
“民族大业”骗局,受害者为何“入戏”
习近平致电热烈祝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发呆五分钟和人这一辈子
对《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几点体会认识
2017年中考政治一轮复习测试题(有答案)
消费升级,不只是方便面要供给侧改革
精准扶贫关键要贫困户“自己站起来”
时政热点:任职限制是对“老赖”的致命一击
时政热点:打通扶贫攻坚路的“最后一公里”
“老虎伤人案”中的园方责任
李克强:要把老百姓日常感受变成政策的起点与终点
时政热点:从红色传统中 汲取强大力量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