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答题指导:时政考查化难为易
一、时事热点的考查要点
1、就近5年中考试卷分析来看,时事热点在大题中的考查越来越偏重间接切入的方式。间接切入就是关于热点的命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此热点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普通的命题形式相比,间接切入的方式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同时也考查了大家对当前热点问题的了解度,能更好的提升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2、时事热点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将时政与政治理论、教材知识有机结合的能力。试题的背景材料都是贴近社会现实、富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主要有: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发展问题;反映国家意志的重要会议、各项方针政策。
3、时事热点选取形式多样并逐渐体现地方特色,考查大家对身边时政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例如,以“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为背景材料,考查同学们有关基层民主以及政治参与的知识。
二、作答时事大题的建议时政大题往往是考生在考试中丢分最多的,究其原因有:
①是对当下时事热点不了解,常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
②是无法提炼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以致不能准确运用专业知识术语和时政语言组织答案。
针对以上问题,在作答时政大题中要注意两点:
1.要重视积累日常热点问题。
多年的备考经验告诉我们,时政在政治中考大题中的分值只会有增无减。我们要多多了解时政热点,并有的放矢的运用到教材知识点中。所谓热点问题不仅限于本年度内,一年的热点还算不上热点,只有多年的热点才是真正的热点。我们不但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而且更应关注那些持续时间较长的,对我们的生存发展、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例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三难”问题(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的问题)、环境污染与治理、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党的建设等等都是多年的热点,也是中考的“常考点”。只有对这些主要热点的背景及党的政策方针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掌握一些时政语言,才能有效应对时政题的考查。
2.在做大题时,“踩点”要准,不做无用功。
解题的基本思路:审问题,明确答案限定的知识范围和具体要求;审材料,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捕捉出各种有效信息,回忆与材料相联系的教材知识和时政语言知识,最后综合题目的要求和角度,立足教材知识联系背景材料信息,做出准确回答。
名师指导:中考政治复习查漏补缺平常心
政务要闻:深化中德合作需要发挥创新思路
2016中考政治名师指点:紧扣生活、稳中有要求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时政热点:改地名,政府决策不能随意化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2016中考政治名师指点:四类题型解答技巧
时政热点:山西官员“真人秀”何以走红?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常考知识点整理
2015年--2016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复习计划一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换届大会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学术年会学习总结
中考政治名师指点试题:保时捷少女入考题
文化时事热点:网络表情入教材别大惊小怪
时政热点:“壶哥”玩的是“权好交易”的把戏
文化时事热点:官员朋友圈应画出服务群众“同心圆”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时政热点:从鄙视到“惯性”是干部忘了“我是谁”
2016年6月第2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时政热点:戳破“威胁纪检干部”的“纸老虎”
时政热点:城管执法过程直播也是对执法者的保护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名师指点中考时事政治之民族精神
社会时事热点:“滴滴短信扰客”,说好的垃圾拦截呢?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社会时事热点:“裸条”借贷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中政治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