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之“四步法”
归纳总结近几年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可知阅卷标准大致为: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理论,从材料出发,紧扣题意,阐述符合逻辑,能很好地说明问题。这就给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指明了方向。在平时的主观性试题的训练中,总结出了以下的"四步"解题法,供大学参考。
第一步,划分层次,明了题意。
从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难,如果我们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应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策。材料虽长,但有层次,审读材料要读出它的层次,化整为零,使问题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步,审清设问,明确任务。
题目的设问是指示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设问搞不清楚,模棱两可,就会使我们作答出现不到位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题目的设问,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审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什么,二要审清投问我们用什么理论来解答问题。
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应用的理论。
在明了题意与设问内容后,我们就要让背景材料与设问有机结合,并在材料与设问的启示下,科学判断,确实应用的理论。
第四步,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基本理论知识确定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作答,使理论与材料紧密结合。理论因材料而活,材料因理论而贵,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论证。
用“互联网+”帮农民看紧荷包
文化时事热点:论文“金标尺”用错了地方
留住有特色的农村学校
经济时事热点:新能源汽车补贴该怎么“补”
心灵鸡汤能改变“空巢青年”的苦闷吗
看懂48小时工伤规定的合理性
时政热点:认为“自己本质不坏”的落马局长该醒醒了
时政热点:G20杭州峰会,引领世界的新起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补短板力度: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
推进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时政热点:法院副院长敲诈书记,真相依然残缺
杭州峰会给世界带来哪些“新风”?
文化时事热点:寒门学子上北大更应该关注什么
经济时事热点:降低刷卡费率是刷卡时代的风口
复制“幸福食堂”敬老样本需整合社会资源
老师收“辛苦费”让教育变了味
2017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各类专题)
个人所得税:改革之路怎么走
时政热点:城管执法的“艺术包”不应有“发烟”
李克强抵达万象
2016年9月8日时事政治(国际)
还有多少诈骗电话狂奔在路上
2016年9月9日时事政治(国内)
时政热点:立足改革让“双创”政策落地生根
时政热点:“专车理发”,谁来监督小事弄权?
时政热点:小座椅折射“先做后说”好政风
2016年9月9日时事政治(国际)
文化时事热点:书架上的一抹蓝色
游戏为何能成为竞技项目?
2016年9月8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