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是高考文综政治常见的一种题。从材料分析题的材料设置来看,有的是通俗引文的形式、有的是图表的形式、还有的是古文的形式,或者是诗词歌赋的形式等;从材料分析题的设问设置来看,有演绎型、归纳型、思考型等形式。演绎型的试题特点是:答案隐含在前提中,材料与设问密切相关。要求是先审后读,重视材料,分层分段,理例结合,逻辑清楚,分层叙述;归纳型更多的是出现在图表型的材料中,这类题的特点是答案隐藏图表后,要求读表头、内容、注解,提炼归纳,有序表达;联想思考型的特点是材料与设问过渡性相关,联想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要求是明确问题,对应原理,论述正确。由于材料分析题是不少考生所关注的题型,记者日前采访了衡水中学的代忖老师,请她结合例题谈了谈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
-审题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当然也就成了得分的关键。审题事实上考查的是高考文综考试大纲所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集中体现。考生需要通过审题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即材料中心、材料结构和关键词语等内容提取出来。这一环节是重中之重,要格外重视。审题包括审材料和审设问两个部分。
(1)审材料。审材料时注意两点:一是划分材料层次并分别概括出段落大意,并且要注意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注意材料的中心意思和教材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出的原理。这一高考例题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出于开发新能源和消化陈化粮等多种考虑,中国发展了燃料乙醇等玉米深加工产业;二是由于实际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对这一产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2)审设问。首先要分析出角度,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或是更为具体的知识范围;其次要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明确考查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判断型的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也就是产生材料中这种现象的原因,影响则要从性质上判断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怎么办是指措施的角度,而且要视情况而定,是从宏观上讲措施还是从微观上讲措施。这一考题要求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事实上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且更侧重的是原因。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产业政策,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原理;从玉米深加工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统筹考虑相关政策,体现了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如果答出根据中国玉米加工产业在中国产业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条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或者答出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规律,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0分)
-解答
组织答案是对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的考察。针对不同形式的问法,所作的答案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不论做哪一种答案,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不论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都要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尽量用教材上的主干知识语句或材料中的相关语句。
二是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总的原则是相关理论+材料分析,千万不要一大段理论知识的罗列堆积。
三是理论表述和材料分析要相匹配,理论和材料的结合要分析得体,避免两张皮。
总结2016年高考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政治答题技巧栏目。
2015-2016学年九年级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快听!习近平录制语音向全国人民发元宵节问候
莫让家长的虚荣心牵着孩子的“特长”走
社会时事热点:家教网络平台 岂能混战刷评
“一丝一粒”何止关乎名节
有效公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时政热点:小区不再封闭将考验管理智慧
春节给“欧洲之都”带来的不只是欢乐
时政热点:公安大队长参股煤矿12年,胆从何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多管齐下治理文化市场“低俗病”
习近平:基层干部要接地气,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
“网络部门”能否像舆论一样思考
“海陆空”式搜救失踪儿童诠释生命至上
时政热点:真干 实干 苦干 能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新华社调研
时政热点:总书记为何一直惦记赤溪村?
时政热点:政府为“三无电梯”兜底值得点赞
经济时事热点:电商的未来在哪里
时政热点:中央如此部署全面政务公开深意何在?
2015-2016学年三年级思品下学期教学计划
时政热点:以文索贿的“返利金”再伪装也要禁
时政热点:“地方政府经常干预”背后的环保困境
期待乡村的“原力觉醒”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
时政热点:政务公开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时政热点:谁来保证出狱贪官自食的不是权力
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教学计划
时政热点:政府应做公共服务的高明买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