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编准备了高二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2007年3月12日,潘贵玉委员代表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做了题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促进中华文化崛起的发言。她说,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曾经为人类贡献了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但到了近代却走向衰微。今日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经济、政治的崛起,同时也应当是中华文化的崛起。据此回答1~2题
1.近代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缓慢②劳动群众缺乏创新精神③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D.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07年6月29日《光明日报》发表张维友的文章《努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文章指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澄清模糊认识,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据此回答3~8题
3.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③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④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只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
①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②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③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④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
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件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要求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
①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②坚持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的指导地位③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④在新世纪新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张维友强调,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弘扬主旋律;但有人认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的,应该提倡多样化原则。对两者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矛盾两者是对立的根本无法统一起来
B. 文化的主题思想只能统一,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C.弘扬主旋律与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原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D. 弘扬主旋律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提倡多样化也必须坚持正确方向
8.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最根本的目标是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C.培养四有公民
D.坚持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相结合
2007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据此回答9~10题
9.他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①大力发展先进文化②支持健康有益文化③彻底抛弃传统文化④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0.胡锦涛强调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这是因为
①发展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③教育是第一生产力④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07年8月21日,广西日报发表文章《让乡风文明起来》指出:只有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增长,才算得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水准。在引导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文明、祥和的新农村。据此回答11~14题
11.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是
①政府采取措施控制房价,关注民生②政府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③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④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2.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
A.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
D.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3.之所以要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因为
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根本对立的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③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1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
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7年8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还听取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工作的汇报。据此回答15~16题
15.会议指出,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
①是改革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环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④通过改革使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得到更有效的传播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16.积极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
①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②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③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④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7.2007年6月3日《新华日报》报道,江苏迎来了一个文化快速发展时期。江苏人新形象大讨论、江苏读书节、市民论坛、新市民课堂、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新童谣征集和传唱,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江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建活动的依据及其意义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如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8.2007年5月20日,在安徽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强调,各地要打破过去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观念,文化产业也要唱戏,早日实现安徽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
(1)分析说明安徽为什么实现安徽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
(2)我国应该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C3.D4.D5.A6.B7.D8.C9.A10.C11.B12.B13.C14.D15.A16.C
二、非选择题
17.(1) ①这是由于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决定的。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这一有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②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正在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我们应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2) ①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倡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论,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8.(1)发展文化产业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2)①要在中国共产动的领导下要牢牢把握文化产业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
③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复习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八课第一框《竞争?合作?》教学设计
《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设计
八上第九课《守候良心》课堂实录
《我知我家》教学设计
八下第九课《维护社会公平》教学设计
八上第九课第二框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教学设计
让我们选择坚强 说课稿
《男生·女生》教学设计
第七课第一框《礼貌显魅力》教学设计
第八课《竞争?合作?》教学设计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二框《男生·女生》教学设计
七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说课稿
日新又新我常新 教学设计
《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教学设计
《做诚信的人》教学设计
八上第五课第二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教学设计
第十课第二框《做诚信的人》教学设计
八下第四课第二框《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学设计
五课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教学设计
追寻高雅生活教学设计
七下第七课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课堂实录
八上第三课第一框《同学·朋友》教学设计
《未来道路我选择》教学设计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教学设计
《世界文化之旅》教学设计
《我爱我家》教学设计
八下第三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说课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