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同侪携手共进 教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同侪携手共进 教案
一、本单元的地位
1.本单元在课程中的逻辑定位
(1)学校人际交往是本单元的课程外延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围绕着三个关系进行课程设计的,即:成长中的我(与自我的关系),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本册主题是交往──我与他人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世界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不断生长、延伸的规律,本单元的内容定位在学校人际交往上,前承第一单元家庭中的人际交往,后续第三单元不同文化模式中的人际交往。
(2)学习人际交流与沟通是本单元的课程内涵定位
交往这一学习主题涉及到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互为联系的方面。一是关于如何交往、如何形成沟通能力的问题,这里牵涉到道德判断,但不是以道德判断为主题;二是关于交往品德的问题。本单元的课程编制主要是从第一个方面考虑的,以学会学校情境中人际交流与沟通、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课程的基本目标,因而与第四单元区别开来。从逻辑上分析,本单元所涉及到的同学交往和师生交往中的品德和规范,是作为素材而被归纳、上升到第四单元的学习主题之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会造成逻辑混乱。
2.本单元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交往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学校人际交往是学生的主要交往领域。
从小学到初中,学校的人际交往从范围来看并无变化,即仍然是师生交往和同学交往,但交往的内容、模式却有了相当大的改变。在师生交往方面,交往中的向师性大大减少,要求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同学交往方面,平等互惠逐渐上升为主导模式。适应这一变化,本单元把学习主题定为师友结伴同行,以伴字突出交往中的平等模式及其人际关系,以结伴同行表达学校人际交往的意义在于不断成长。
初中学生的学校人际交往模式在发生变化。平等、友谊、爱慕等交往中的高级情感在不断涌现,青春期闭锁、交往退缩、交往不当等现象在不断增加,民主、平等的交往意识在不断萌生。本单元的学习应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情感发展、道德发展和交往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前一课讲生生交往及同学关系;后一课讲师生交往及师生关系。两课的目标都在于强调健康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本单元的两个课题分别从生生、师生交往两个维度谈学校的人际交往,属并列关系。第三课包含两框:同学朋友和男生女生。从范围上看,二者属于包含关系,同学交往包含异性同学间的交往,但异性同学交往在内容上与一般意义的同学交往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是初中生在同伴交往中需要特别加以学习的内容。第四课也包含两框: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和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前一问题解决的是对教师的角色认知,后一问题解决的是如何与老师有效地交流、沟通,是前一问题的深化。总体而言,本单元的每个框都存在一个从知到行的学习过程,而重点放在行上,即突出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突出道德学习中的重在实践的德育理念。
三、探究活动建议
1.设计目的
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是交往的剧场,成长的舞台。这里的剧场、舞台取双关义。其一,把课堂变成一个剧场、一个舞台,让学生分小组表演某个有关学校交往的小品。这里,学生是剧作者、演员。其二,日常的交往本身就是个剧场,人生本就是个舞台,人们在其中总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经历各种各样的冲突,交往恰是学生成长的舞台。这里,学生是剧中人,是他(她)自己。因此,设计本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展示表演才能,而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在调查、编剧、表演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中了解学校中的人际交往现状,分析产生人际冲突的原因,探究解决冲突的方法,反思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本单元的经验素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地习得并检验本单元所介绍的各种人际沟通的策略、方法,更加生动地知晓人际交往中理解和沟通的珍贵,主动地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活氛围。
2.操作建议
主题探究活动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这里的做,包含三个环节。一是调查学校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现状,收集反映人际交往的问题、困惑和冲突的事件,要安排在本单元学习之中进行,最好要求学生形成书面的调查材料。二是编写一个反映校园交往的小剧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这一环节也应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生可以参照课本中介绍的方法来设计解决冲突的剧情。三是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安排一节活动课,让各小组表演自己的小品,师生共同评出各种奖项。由于小组较多,教师应对各组的表演时间加以限制,原则是让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示他们对学校人际交往的理解。事实上,这也是评价学生本单元学习结果的一个方面。此外,表演环节也可以按照主题(朋友交往、男女生交往、师生交往)安排在相应的学习内容之后进行,这样更有针对性。
3.应注意的问题
本活动要体现转变学习方式的三个理念。第一,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是指小组内的合作。调查、编剧、表演三个环节所需能力各不相同,小组内应各有分工,发挥每个同学的优势。要避免准备时一人忙大家闲、表演时临时凑合嘻嘻哈哈之类假合作现象,同时,适当强化小组间的竞争,能增加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第二,体现探究学习的理念。探究是指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各小组要收集能够反映校园人际交往的真问题、真困惑、真冲突的素材,同时,问题的解决也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这样的学习才有探究的思维。要避免虚假问题、唱高调之类的假探究现象。第三,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自主是指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都能够得到发挥。在本活动中,教师尤其注意不要把学生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生拉硬套到教材中来,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要牢记过程重于结果。最后,作为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一组的活动中去,既是分享教学过程,也恰当地体现了本单元的主题。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一、本课设计意图
1.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
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现象及其危害;
能够说出交友的基本原则;
知道男性与女性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
能力目标
能够绘制自己的人际树轮图,并能据此分析、概括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能够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友谊,能够对教材中提供的交友案例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能够运用友谊原则指导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能够恰当地解决自己的交友困惑与冲突,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能够辨别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早恋,能够运用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能够有分寸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愿意和同学交往,不封闭自我;
在同学交往中,尊重他人,宽容诚信,追求友谊,但不失原则;
接受自己的人际关系现状,愿意改变自己,主动悦纳他人,培养开朗活泼的性格;
愿意与异性同学交往,尊重异性同学;
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的情感,愿意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
选择并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2.本课安排的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本课的主题是同伴交往,在同伴交往中,初中生面临着两个最紧迫的问题。一是围绕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而产生的找寻朋友的需要与困惑,二是围绕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而产生的性别角色认同和情感需要及困惑。前者反映的是朋友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学生友谊观的成长;后者反映的是男女生的交往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以及青春期的情感发展。
在朋友与友谊的问题上,学生能够说出自己都有哪些朋友,但并不一定明了自己的人际状况,包括自己在他人人际圈中的位置;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好人缘,但并不一定了解什么样的品质受人欢迎,对自身在交往中的品质也缺乏自我认识;学生都希望获得真正的、持久的友谊,但并不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要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学会宽容,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分担,学会批评,学会说不。
在男女生交往的问题上,学生正在经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因此,男女生交往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促进学生性别认同,即男孩要有男孩的样子,女孩要有女孩的样子。好的教育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性别意识的发展,而不是人为阻隔学生性别意识的正常发展。所以,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性别间的差异,学习彼此的长处,扩大交往的范围,提高交往的能力。其次,伴随着性别意识的发展,初中生在交往中普遍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男女生之间的隔阂,男生只与男生玩,女生只与女生说话。这使得该年龄段的学生就性别角度而言交往面变窄,并且导致对正常的男女生交往过于敏感,不利于学校人际氛围的和谐发展。因此,必须倡导积极的男女生交往。第三,如何看待男女生交往中可能产生的爱慕之情,这是学生面临的又一个难题。对此,需要正面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学会辨别,学会调控,从而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进行正常的男女生间的交往。
(2)课标的具体要求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交往与沟通。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1.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1.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本课所编排的两个框分别对应于上述两个内容标准。
二、本课内容结构及总体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结构
本课的两框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关系,同学包括男生女生,朋友当然也包括异性朋友。一般地说,第一框是处理普遍意义上的同学交往问题,核心是朋友和友谊,这里不分男生女生;主题是积极与同学交往,学会人际沟通,妥善处理友谊问题,最终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二框是处理特殊意义上的同学交往问题,核心是男生女生如何交往,这里同样强调积极的同学交往、人际沟通和友谊,但主题是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适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因此,两部分在范围上虽然是包含关系,但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
第一框 同学朋友的逻辑结构
本框的基本逻辑架构是从感知自我人际状况到对友谊的理解再到友谊困境的尝试解决,各部分内容都是建立在问题学习基础之上的,由问题情境到简要概括,强调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第一个环节(第一目)是认知人际状况(我的人际圈)。通过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的活动直观地感知自己的人际状况,认识到在同学交往中要开放自我,积极交往,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受人欢迎呢?借助小组活动和相关链接,概括出受人欢迎的品质。第二个环节(第2目)是上升到友谊的高度认识与同学的交往(与友同行)。首先是通过活动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从哪里来。借助两个问题情境概括出交友中的平等互惠、宽容理解等沟通技巧,从而得出什么是友谊、友谊的准则有哪些。最后,尝试用所学习的交流、沟通技巧和对友谊的理解解决交友困境。
第二框 男生女生的逻辑结构
本框包括两个目: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把握青春,把握情感。第一个目(让我们荡起双桨)从男女生交往的一般方面来谈,包括两层。第一层是从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差异、合作中概括出异性同学间积极交往的意义,既是增进性别意识,也是完善个性、促进交往能力的提高。第二层是从具体交往情境中探讨男女生之间怎样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并概括出一些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第二个目(把握青春,把握情感)从男女生交往的特殊方面来谈,包括三层。第一层是谈如何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第二层通过情境和案例探讨如何在异性情感交往中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并学习辨别这些情感;第三层是谈在与异性交往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以促进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2.总体教学建议
(1)课时安排
本课原则上安排4课时,建议每个框2课时,其中每个目各1课时。
(2)课前准备
本课是学习同伴交往的原则和策略,因此,教师在课前应对授课班级的人际交往状况、班级人际氛围有所了解,可以事先搜集一些班级中同学交往的典型案例,调查班级同学对朋友、友谊以及男女生交往的不同看法、倾向性的意见,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具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现实情况,使学生产生共鸣。本课的探究性活动较多,有些活动或交往案例不一定适合您所在地区或学校的情况,教师可以重新组织、设计这些活动或案例,特别是运用一些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交往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
(3)教学方法
本课在教材内容的组织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先进行相关活动,然后根据活动结果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提炼出活动的主题,特别强调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有所体悟。故此,教师应在做中学这一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特别提倡多采用活动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策略,结论部分应多由学生通过体悟自己得出。
(4)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对本校、本班的同学交往状况、困惑进行调查,例如,什么样的同学受人欢迎,谁有好人缘儿,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对男女生交往,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态度,让学生设计一些问卷调查也是很有意义的。
3.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框 题教材内容分析教学建议
第一框同学 朋友本框分为两个目:我的人际圈和与友同行。我的人际圈 本目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感知自己的人际状况,方法是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通过对自己的人际状况的反思,归纳出开放自我、积极交往的意义。第二个环节是了解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方法是概括受欢迎的人的共同特点。通过比较,理解养成良好品德和提高沟通能力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与友同行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首先讨论什么是朋友,交友有哪些益处。其次是探讨朋友从哪里来,即交友的方法、人际沟通的艺术。这部分通过在交友困境中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归纳出一些主要的交友原则。最后,在提供的交往情境中,学习如何运用交友的原则。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逻辑起点。每个人的人际状况是各不相同的,但不一定对此有明确的觉察。教学中应充分用好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对自己的人际状况有所思考。学生只有在态度上愿意积极交往才谈得上后面有关友谊部分的学习,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展开讨论。关于受人欢迎的人的品质的教学,应注意品质不等于品德。要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归纳,一是品德,例如诚信;一是个性特征,例如幽默、开朗。品德高尚不是受人欢迎的充分条件。 关于什么是朋友、友谊,应采用隐语、关键词加以形象化的解释,避免使用抽象的定义,特别是要注意人性化,突出友谊的情感色彩和人文意蕴。关于交友原则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避免直接讲授原则本身,以免使得交友原则变成枯燥的说教式言辞。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中的真实案例或经典友谊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这里,重要的不是思想教育,而是在案例学习中进行思维训练、心理疏导,以切实地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框 男生 女生本框分为两个目:让我们荡起双桨和把握青春,把握情感。让我们荡起双桨 本目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从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及性别差异入手,强调在学校里与异性交往的意义,从而树立男女生间积极交往的意识。第二个环节是讨论什么是正常的、健康的男女生交往,通过案例辨析,概括出学校中男女生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本目题为荡起双桨,意在突出男女生交往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把握青春,把握情感 这部分是本课的难点,它包含具有逻辑关联的三个层次,第一是正视这一现象,认识到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第二是如何把握,即能够对此类现象有客观的认识,学会理智地把握情感、把握青春,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第三是在与异性交往中学会保护自己,这是当前中学生学习如何交往的一个现实课题。让学生比较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其意并不是比出孰优孰劣,而是说明在学校生活中彼此合作、积极交往的重要性。讨论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不能仅仅停留在不一样上,而是引起学生的性别意识,注意到男女生交往和一般同学交往是不一样的。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彼此不一样,才显出异性间积极交往对自身成长的价值。关于男女生之间的正常、健康交往,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交往中退缩行为是不正常的主要表现,有了积极交往才可能有健康的交往。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身边的男女生交往案例。 男女生交往中的情感问题是敏感话题,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形成融洽安全的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正确认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避免把异性间的爱慕之情定性为不正常的男女关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接受、悦纳自己在异性交往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心态上坦然面对青春小鹿撞我心,在理智上坦诚讨论如何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慎用早恋一词,多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沟通是疏解问题的首要方法,把学习承担责任作为本目的首要任务。
4.活动教学建议
我的人际圈──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
活动目的
通过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借助直观图示理解交往中闭锁心理的危害,认识到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同学交往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树轮图各圈所代表的朋友的亲疏远近含义,绘制自己的人际关系树轮图;
(2)观察自己及同学的树轮图,检视、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
(3)思考并讨论如何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朋友。
注意事项
(1)绘制人际关系树轮图是比较复杂的活动,教师可以加以示范,并安排足够的时间;
(2)朋友不限于同学,交往不止于学校,注意引导学生多考虑学校和身边的同学;
(3)对于交往面较窄的同学,这项活动可能对他们有不利影响,应特别关切,尤其防止引起同学间的矛盾。如果本班人际状况不良,可以省却相互交流的环节,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与同学交往、沟通上。
受人欢迎的品质──谁是好人缘儿
活动目的
通过选出本小组和本班最受人欢迎的同学,概括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努力做个受人欢迎的人。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选出本组最受欢迎的同学,并向全班介绍受到大家欢迎的原因;
(2)概括各组受人欢迎的同学的主要品质,把这些品质写在黑板上。
注意事项
(1)或许小组内意见不统一,但也应要求说明理由;
(2)注意正面引导,以免出现损害同学关系的言辞;
(3)引导学生认识到,做受人欢迎的人,除了品德因素外,还有交往能力、个性特征等因素。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小鹏该怎么办
活动目的
通过为友谊困境中的小鹏出主意,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活动过程
(1)列举小鹏可能的做法,并说明每种做法可能导致的后果;
(2)归纳出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3)根据对真正的朋友的理解,续写有关朋友的隐喻。
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对朋友是什么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想象,防止只考虑朋友的功利价值的思维定势。
友谊原则──小冬和小宁的故事
活动目的
通过对小冬交友中的两难困境的探究性学习,体悟平等互惠、给予与分担双向双赢的友谊原则,培养交往策略,提高沟通的能力。
活动过程
(1)理解问题情境;
(2)体验小冬和小宁的感受并做出评价;
(3)设计一个解决困境的策略。
注意事项
两难困境的特点是,无论你做出哪个选择,都会出现你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学会辩证地理解友谊原则,因此应鼓励学生展开争论,特别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该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可以设计类似的两难故事。
友谊原则──小可和小新的故事
活动目的
通过小可和小新的故事体悟宽容他人、尊重差异的友谊原则,提高人际沟通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1)理解问题情境;
(2)体验小可和小新的感受并做出评价;
(3)为该故事编写一个结尾,目标是打破友谊的僵局。
注意事项
本活动又是一个两难情境,但并不设计友谊原则层面上的冲突,关键是学会宽容,体会沟通在交友中的意义。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思。
友谊原则的应用──怎样帮助朋友、怎样对待朋友的变化
活动目的
通过两则交友案例学习运用友谊原则解决同学交往中经常遇到的困境。
活动过程
(1)理解问题情境;
(2)每小组选择一个问题情境,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分配角色,准备角色扮演。
(3)每个小组用小品的形式展示不同的解决方法,比较哪组的解决方式更合理、可行。
注意事项
案例1主要是针对男生中经常出现的交友现象,其意在说明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友谊,这里的原则是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案例2主要是针对女生中经常出现的交友现象,自身并不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重在学习如何适应人际交往圈的变化,学会接纳而不是排斥。该例应作为本活动的重点。
了解性别差异
活动目的
通过分配男女生在班级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任务,了解性别差异,增强性别意识,增进男女生间的沟通,培养与异性同学积极交往的态度。
活动过程
(1)以竞赛的形式,让男女生分别列举各自的优势,把描述性别优势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2)讨论并确定男生、女生各应承担什么任务,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3)引导学生比较性别优势与任务分配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1)关于性别优势,有些是带有偏见的刻板印象,经讨论可以把一些词画去;
(2)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另外设计要完成的任务,注意引导学生的男女生合作意识。
讨论什么是正常、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活动目的
通过男女生交往的情境辨析,学习如何进行正常、健康的男女生交往。
活动过程
(1)情境辨析,指出交往情境中不恰当的交往之处,并讨论出正确的交往方式;
(2)经验分享,让学生介绍在男女生交往中的成功经验;
(3)概括男女生交往中的基本原则、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在具体情境中,对于某种交往行为是否恰当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应鼓励展开争论;
(2)对于不恰当的交往行为,还要进一步讨论如何做才是比较恰当的行为。
怎样理智地处理情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活动目的
通过对男女生交往中彼此爱慕的探究性讨论,学习在类似情境中应思考哪些问题,如何澄清这些问题,进而学会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活动过程
(1)呈现情境,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每一个问题,最终独立作出判断;
(3)交流各自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4)老师作进一步的引导。
注意事项
(1)注意营造自然、坦诚、信任、安全的课堂气氛;
(2)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不要限于教材所列出的问题;
(3)教师最后要作引导,不一定用非常直白的方式,可以阅读一些与相关链接相类似的诗。
澄清对男女生间早恋现象的认识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中学男女生间情感现象原因探讨,澄清对男女生间情感现象的认识,看清自己或他人的真正需要,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满足需要。
活动过程
(1)对每一种情况,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原因,再提出多种可行建议;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
注意事项
(1)您所在的班级或学校,中学生恋爱的现象,可能还有其他的类型、其他的原因,引导学生指出此种现象,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
(2)引导学生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也要帮助身边的同学把握情感。
异性交往中的自我保护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过程
(1)阅读事例及相关链接。
(2)讨论:其他的自护措施。
注意事项
此问题主要是针对女生,但也需提醒男生,在交往中也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评价建议
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进步,可采用学生自我报告和他人报告相结合的方法,报告自己在同伴交往方面的进步,举出具体的事件和做法;也可让其他同学指出该学生身上的变化,并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课件4
同学朋友导学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1
信用工具及外汇课件
环境被破坏教案
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课件2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教案
中国共产党执政课件
放眼世界教案
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课件6
公民的政治生活课件2
矛盾和冲突教案
理解老师教案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1
拒绝不良诱惑教案
诚信支撑经济教案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课件1
八年级政治教案人教版(下册) 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行
每个人的责任教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导学案
和平与发展课件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课件
青春的心弦教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课件2
礼仪展风采教案
中国共产党课件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学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