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_解题技巧-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解题技巧> 《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31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一份对某校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调查材料说,96%的学生由家长叠被、整理卧室,要大人帮助洗澡的占95%,90%的学生不会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不会独立购物(包括打酱油、醋)的有85%。这一调查警示我们要( )

A.学会自强

B.学会自尊

C.学会自立

D.学会学习

解析:叠被、整理卧室、洗澡、洗手帕和袜子,都是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四年级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但这份调查材料显示,绝大部分的孩子都不是自己做这些事情,而是由大人包办、代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不做,其实质就是缺乏自立精神。因此,这一调查警示我们要学会自立。

答案:C

2.下列事例不属于依赖行为的是( )

A.13岁的倩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B.娟子每天早上都得父母叫她起床上学,否则她就会迟到

C.萌萌遇到事情自己不能拿主意,人云亦云

D.小明在决定自己重大事情时要征求父母的意见

解析:这是一道逆向选择题。这类题型不仅考查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细心与否。D项中小明在决定自己重大事情时征求父母的意见,是依靠而不是依赖,故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D

3.学完了有关自立的内容以后,几名同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你同意他们中谁的观点( )

①刘威说: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 ②冯立群说:我特别想自立,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③赵倩说:学习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这也是自立的表现。 ④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赖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自立能力的理解。要解答好此题,就要明确三点:自立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但不是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因此,②是错误的;要自立就要有摆脱依赖的思想,只有从现开始学会培养自立的精神,掌握自立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在社会中立足,因此,①是错误的;?③④是?符合自立要求的,是正确的。

答案:C

4.(2010山西太原模拟)自己竟然像襁褓中的婴儿,面对外面的世界无所适从。这是一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第一次独立面对生活时发出的感叹。它启示我们( )

A.要提高法律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B.要培养自立精神,锻炼自立能力

C.要加强交流合作,形成团队合力

D.要善于团结他人,主动寻求帮助

解析:自立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如果不能自觉地锻炼自立能力,培养自立知识和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答案:B

5.有位记者最近在学校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些奇怪现象:10多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扣扣子;一名大学生因和同学发生了几句口角,就导致心理障碍而不得不退学;一名大一学生在生活了20年的城市里迷了路对于这些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

B.这些学生太懒太笨,应该加强学习

C.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不具备,很难做到自立

D.学生应以学业为重,生活中的小事以后慢慢再学

解析:题中奇怪的现象反映了一些青少年生活中自理能力差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懒和笨的问题,B项是错误的;青少年自立能力差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必须从生活和学习中的小事培养自立能力,A项和D项是错误的。因此C项说法正确。

答案:C

6.陈香梅女士是著名的美籍华裔政治活动家。1947年,她同飞虎队队长陈纳德将军结婚,但好景不长,1958年陈纳德将军病逝,陈香梅和两个女儿失去了依靠,陷入困境。但陈香梅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利用仅有的一点积蓄做股票生意。凭借出众的才华,她在尼克松、里根政府中出任要职,并荣获杰出妇女奖。这说明( )

A.只有在困境中,人才能自立

B.自立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C.能够自立的妇女毕竟是少数

D.自立的人善于做生意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讲述陈香梅女士在丈夫病逝的打击下,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带着女儿同困难、挫折作斗争,凭借出众的才华,在尼克松、里根政府中出任要职,说明陈香梅女士是一个自立的人;同时也告诉我们自立更有助于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答案:B

7.在美国,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自己花钱自己挣的思想。每个星期天,孩子便忙着拔草、打扫花园或者擦皮鞋。而擦一双皮鞋才5美分,擦一双长靴也只能得到10美分。以上事例说明( )

A.美国的孩子都是拜金主义者

B.美国的童工普遍,儿童得不到保护

C.美国的孩子自立意识比较强

D.美国的劳动力便宜

解析:此题就东西方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差异,举出美国如何从小教育孩子,来反衬中国教育孩子的一些错误导向。这既是一道选择题,更是一道材料分析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段材料的中心意思是美国的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自己花钱自己挣的思想,旨在让孩子逐渐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干、去争取,从而说明美国的孩子自立意识比较强。

答案:C

8.如果家里的自行车坏了,有下列几种行为,你认为属于自立表现的是( )

①自己不管,等爸爸、妈妈回来后请他们修理 ②找有关书籍看一看,并尽可能在附近的自行车修理点观察别人怎么修,然后自己尝试着维修 ③只去修车的地方观察一番,知道怎么修就行了,不必动手 ④把自行车推到修车的地方,让修车师傅修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题考查对自立表现的理解。要答好此题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要自立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第二,要培养自立的能力就要立足于当前的学习生活,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第三,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因而D项是正确的答案。

答案:D

9.苏明娟在希望工程的帮助下,顺利地读完了小学、中学,并于2002年秋季考入安徽大学。她在入学两个月后就宣布:请求中止希望工程对自己的资助,因为她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支持自己完成学业。这说明苏明娟做到了(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B.克服依赖,走向自立

C.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

D.遇到困难不向他人求助

解析:本题是通过苏明娟的事例,告诉大家自立不是不需要帮助,是有了能力后,一定不能再有依赖的思想,否则,就不能走向自立。理解了这一点,该题就不难选择。

答案:ABC

10.下面这幅图说明的是( )

A.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B.生活中一些同学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习惯

C.家长要体贴关心孩子

D.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同学的自立品质

解析: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是理解漫画的寓意,该漫画是反映一个小女孩水开后不知道怎样处理,大叫妈妈,可以看出她在生活中依赖性太强,缺乏自立。

答案:BD

11.一位父亲领着四岁半的儿子去游玩,遇到一个土坑,儿子非要下去玩。当儿子玩得高兴时,爸爸躲到不远处的地方,不让儿子看见。儿子玩够了,要上来,开始喊爸爸。爸爸却一声不吭,装作没听见。儿子开始直呼其名,他还是不理。于是,儿子连哭带骂:坏爸爸,大坏蛋!可还不见爸爸露面,儿子只好自己开始想办法。他发现土坑里有一个小阶梯,便手脚并用地爬出了土坑。当他发现爸爸就在不远处蹲着,便惊喜地扑上去,高兴地举着小拳头自豪地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来!

父亲为什么不把儿子从坑里拉上来?儿子自己爬上来后所说的话,对我们培养自立能力有什么启示??

解析:父亲的目的是培养儿子的自立能力,去除依赖意识。而独生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爬上来以后,没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来的话,表明儿子的自立能力已经增强。它启示我们培养自立能力,要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答案:(1)父亲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儿子的自立意识和自立能力。

(2)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12.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自立的过程。例如,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为妈妈端上一杯水,第一次为班级打扫卫生,第一次把废电池收集起来放到指定地点

在你当前的生活中:

(1)有哪些活动是你独自承担的?

(2)哪些任务本该由你承担,却由他人替你承担了?

(3)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4)学会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在回答第(1)、(2)问的过程中,符合题意实事求是即可。对于第(3)问,应该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回答。对于第(4)问要结合具体事例来谈,这样会有理有据,可以说小时候的事,也可谈现阶段的事,也可在两者对比中得出结论:自立对个人成长是很重要的。

答案:(1)穿衣服、做作业

(2)做家务

(3)失去了独立生活锻炼自己的好机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应有的负担。

(4)比如以前写作业让父母督促,结果作业能拖则拖,能不做则不做,成绩直线下降;现在能独立完成作业,还主动找些资料来看,成绩明显好转,自立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再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洗衣服的水平也进步很多,得出许多洗衣服的小窍门。

我综合 我发展

13.刘洁在家是乖乖女,妈妈指东她绝不朝西;在老师眼里,她是好学生,老师说一她绝不说二。她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独立做过一件事,事事都靠家长、老师甚至同学给她做主。

请分析刘洁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你能给她提供哪些帮助?

解析:刘洁同学的做法表明她是一个缺乏主见的女孩,遇事不敢自己拿主意。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是无法做到自立的,克服这一弱点的根本做法是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大胆在生活中锻炼和尝试。

答案:刘洁同学这样下去会导致她遇事没有主见,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无法在生活中做到自立。

她要想克服这一弱点首先应该认识到自主是自立的前提,遇事没有主见对自己成长非常不利。然后应该自觉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自立品质。她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大胆作出决断,通过反复锻炼,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

14.山林里新来了一只老虎,凶猛无比,百兽不得不向它屈服。一天,百兽们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才能除掉老虎,狐狸献出一条计策,每天为老虎献上一顿丰厚的食物。老虎乐得有人伺候,每天养尊处优,尽情享受,终于有一天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发挥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并说明续写的理由。

解析:该题的续写不能脱离故事的中心和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通过续写应该把故事对人们的教育作用发挥出来,切忌不着边际地乱写,只有这样,对续写理由的回答才能顺理成章。

答案:狐狸发动百兽向老虎发难,老虎想把它们再次击败,奠定它在百兽之中的位置,但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它手脚发软、力不从心,再也没有往日的威风。最后,被百兽吃掉。

理由:不自立,满足于依赖他人,最后必将走向灭亡。(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5.夜里,你已经洗漱完毕,正要洗自己的袜子。这时妈妈一把抢过来说:快放下,学习去吧!我给你洗。妈什么事都不用你做,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

面对妈妈的热情帮助,你该怎么办??

解析:面对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作为孩子当然应该感激和珍惜。但是,一个人也应该从小就培养自立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像洗袜子这一类的小事,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也不会耽误学习时间,因此就不要再给母亲增加负担了。

答案:可以先感谢母亲的帮助,然后说明自己会很快做好,不会浪费时间,说服母亲给自己一个培养自立能力的机会,相信母亲一定会为有一个如此懂事的孩子而分外高兴的。

16.材料一: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失业率、犯罪率之比分别为1∶15和1∶10;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比较低。

材料二:一位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上大学不到两个月,就致信中国青少年基金会,诚恳地请求停止对她的资助,将这部分钱转给更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她在信中写道:多年来,我受希望工程的关怀和帮助,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进入大学后,我应当学会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这笔捐助款应当用到更需要它的贫困学生身上,让他们不再受贫穷的困扰。她准备通过做家教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实现自立。

(1)材料一说明了一个什么重要道理?请简要说明。?

(2)读了上述两个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3)用你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立对自己各方面的成长有哪些好处。?

解析:回答前两问要注意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关键词中心句,在此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有条理地回答,切忌漫无边际地乱答。回答第(3)问,按照问题的指向结合教材回答即可。该题的回答涉及对自立的全面认识,为什么自立和如何自立等知识,结合有关知识有针对性地回答即可。

答案:(1)①说明了做家务是培养劳动观念、培养自立能力的重要途径。②从小做家务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就要逐步培养自己的劳动观念。增强自立能力。只有这样,将来走向社会才能够做到自己养活自己。反之,从小不做家务,不爱劳动,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会逐渐养成贪图享受、不劳而获的思想,今后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会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提示:感想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①人生需要自立。只有具有自立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成为自立自强的人。②自立人生少年始,我们要从小开始培养自立能力。③从小做家务是培养劳动观念,增强自立能力的重要途径。④我们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自己的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⑤我们要向这个大学生学习,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实现自立。

(3)提示:经历应是亲身的,应具有可信性;观点应正确。

探究题实力闯关

17.双休日,你要去一家书店买一本课外书,而那家书店离家较远,你从未去过。这时,你可能更希望有父母陪伴在身旁,但父母都有重要的工作脱不开身。你该怎么办呢??

解析:一个人到一个比较陌生的地方心里有些发怵是可以理解的,但自立的人必须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由父母代劳,要求父母护驾,都是过分依赖的表现。毕竟,我们不能永远依赖父母,不如从现在起就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

答案提示:你应自己去购书。当然,在出发前要作好相应的准备。如向父母说清你的去向,确定好出行的车次和路线,并同父母保持及时的联系。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同要好的同学一道去,把这次购书的经历当成一次培养自立能力的锻炼机会。

18.(2010安徽芜湖模拟)岁月流逝,我们在悄然成长,当我们逐渐塑造自我、融入集体、走进社会的时候,各种责任也由此而生,需要我们自觉承担。

小明最近上课老是心不在焉、精神不振,有时家庭作业还不交。原来他父母最近一段时间出差,少了父母的督促,他一人在家经常上网到深夜,影响了作业完成和休息。

请诊断小明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他一条合理的建议。

解析:此题结合生活的现实情景,考查我们对自立的理解和认识。旨在让我们意识到自立的重要性。

答案:问题:小明缺乏自立意识和能力,有依赖思想和行为(或缺乏责任感,没有做到自己对自己负责)。建议:学会自主学习(或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甘肃刘强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重庆李薇薇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福建陈辉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亲情之爱 》北京徐琳琳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成就我 》福建义娟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新疆郑秀慧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8 生命可以永恒吗》湖北贺德梅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单音与和声 》四川胡皓萌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贵州王娟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8 生命可以永恒吗》广东麦欣

与"《走向自立人生》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