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_解题技巧-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解题技巧>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31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22分)

1.女同学在单独外出时应该

A.打扮漂亮 B.穿着时髦

C.大声喧哗 D.保持高度的警惕

答案:D (这道题考查的是女同学避免不法侵害的技巧。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意识,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ABC不符合上述理解。它忽略了题干中的限制性条件单独外出,容易导致女同学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2.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规定的有

①教师为不影响教学进度,在危房中给学生上课

②为了维护课堂秩序,老师把正在说话的学生逐出教室

③教师与学生一起庆贺生日

④学生刘某吸烟,老师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考查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的掌握情况和运用教材知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解决,采取合法的途径来维护。下列途径和手段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实施正当防卫B.拨打110电话求救

C.到公安、司法部门控告起诉D.对侵犯者实施报复

答案:D (A、B、C都是正当手段,只有D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某村村民杜某的房屋拆迁补偿款被村长王某扣留,杜某多次找王某交涉,王某非但不给反而态度蛮横,杜某一气之下,跑到村委会大闹,并和王某扭打起来,给王某造成轻微伤害。本案中,村民杜某的行为

A.是维护正当权益的合法行为

B.是用非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

C.是以非法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

D.是违法犯罪行为

答案:B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采取报复手段,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5.2010年发生在校园内的一系列伤害事件警示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特殊的保护。为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A.关闭学校大门,禁止校外人员出入

B.随身携带刀棍等武器

C.叫家长雇佣保安保护自己

D.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答案:D (因为要想真正得到保护,还需要通过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6.近两年,我市有许多流浪行乞的小孩,既影响市容,又影响社会稳定。为此,我市

有关部门对此进行专门治理整顿,收容接纳并遣返了许多孩童,受到了社会好评。这体现了

对未成年人的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司法保护 D.社会保护

答案:D (明确四种保护的含义即可正确作答,来自市有关部门的治理整顿,属于社会保护。)

7.某校学生王某从一教师宿舍盗走财物,公安人员到王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

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体现了

A.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C.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宽容和理解

D.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答案:D (公安人员到王某居住地调查时,不开警车,不着警服,不扩大知情面,这说明了对于违法的未成年人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这属于司法保护的要求。)

8.小勇和小宝是七年级(3)班的同班同学,两人因一件小事产生冲突而长时间互不交往。

一天,小勇获悉小宝要叫人找他算帐的真情后,他心想,先下手为强。于是小勇找到小

宝后将其右腿打断,结果受到法律的惩处。你认为小勇的错误在于

A.不该维护自己享有的法定权利

B.太过于相信自己的力量

C.未能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找错了小宝的身体部位

答案:C (小勇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应依照法律的规定,采用合法的方式进行,而不应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

9.八年级学生刘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逃课、打电子游戏、结交不良社会青年,逐

渐变得品行恶劣。其家长说,刘某之所以变得品行不良,责任完全在学校。其家长的说法,

你认为

A.是正确的,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学校保护的相关内容

B.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靠家庭保护

C.是正确的,因为刘某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

D.是片面的,因为未成年人除应受学校保护外,还应受到社会保护、家庭保护等,同时,青少年也应学会自我保护

答案:D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刘某的家长把责任完全归结到学校,是片面的,因此,只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0.《半岛都市报》报道:年仅8岁的男孩明明成了被告(因被告属未成年人,名字为化名),被邻居徐女士一纸诉状告至法院。起诉的理由是该男孩因在自家客厅玩打火机引起火灾,

殃及邻居徐女士家,诉请法院判令赔偿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8万元,并将烧坏的房屋恢复原

状。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名字为化名,说明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B.明明的行为证明,青少年的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完全没有能力约束自己

C.明明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徐女士无法打赢这场官司

D.明明的行为已有过失,不再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

答案:A (明明属于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即使有违法犯罪现象,也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因此,D是错误的;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并不是纵容其不良行为,故C是错误的;B观点有误。)

11.某校八年级学生冀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王某等人手持凶器拦截本校学生要钱,

遂上前制止,却遭到王某等人的围攻。冀志见他们人多势众,便假装胆怯躲开,然后迅速到

附近电话厅拨打110报警。冀志的行为是

A.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唯一手段

B.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

C.缺乏见义勇为精神的表现

D.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实施的正当防卫

答案:B (解答此题,要正确分析冀志同学的行为。冀志同学的行为并不是缺乏见义勇为的精神,而是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表现。这种行为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唯一手段。)

二、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3分,共18分)

12.高一学生江某,和五个学生骑车去明十三陵玩,在门口,不知谁冒出一句:去地下宫殿,我还缺四角钱。江某站起来说:我去想办法。江某发现大道边走来六名小学生,就从衣兜里摸出小折刀比划着快掏钱!你认为这六名小学生的恰当做法是

A.坚决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将其制服 B.先把钱给他并记住江某的特征

C.寻机逃走,伺机报案 D.呼救或同江某等人周旋

答案:BCD (这道题考查的是青少年在面对突发的不法侵害时,进行自救的技巧。青少年要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勇气和意识,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不符合上述理解的选项只有A,它忽略了青少年与犯罪分子的力量对比,容易导致未成年人不必要的损失或得不偿失。)

13.我们青少年身边遇到的种种侵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些选项

A.自然灾害 B.意外事故 C.社会不良行为 D.家庭、学校、社会

答案:ABCD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于青少年同学可能遇到的种种侵害行为中几类行为的区分和辨别,要想辨别清楚,就要真正理解每种行为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了解每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这几类行为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样我们青少年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寻求相应保护。上述选项B、D是教材当中列举的青少年受到侵害的三种现象,第四种A.自然灾害是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教师给我们补充和明确的。)

14.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

A.青少年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B.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有效保护

C.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

D.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需要社会的保护

答案:ABCD (A选项提示了目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B、C、D选项则清楚地表明关心青少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社会各方面必须履行的职责。故四个题肢全部符合题意。)

15.某地四年级学生夏斐,因一次考试成绩没有科科达到90分以上,竟被生母活活打死;武汉市11岁的小学生夏辉因贪玩逃学,被父亲捆绑悬吊而死,对这两件事的正确认识有

A.夏斐和夏辉的父母对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家庭侵害

B.夏斐和夏辉的父母没有依法履行家庭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责任,应受到法律制裁

C.夏斐和夏辉的死是由于他们的父母法律观念不强造成的

D.家庭在对未成年人保护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答案:ABC (我们要认识到家庭和学校也都有可能对我们的合法权利构成侵害,从而,培养和树立我们的法制观念,选项D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此观点与题干素材不符,故排除。A、B、C符合题意。)

16.下列哪些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A.家长保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

B.企业招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做工

C.营业性舞厅禁止中学生入内

D.学校老师为了掌握学生的交往情况私拆学生信件

答案:BD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的辨别。选项B、D提到的行为是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一个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有规定,一个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我们不仅要能够很好地对现实生活中那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辨别,还要能够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7.为了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

A.营业性舞厅、酒吧 B.科技馆、文化馆

C.营业性的电子游戏室、台球室 D.动物园、公园

答案:AC (这道题目主要考查我们是否明确要防止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哪些活动场所适合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哪些活动场所不适合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选项A、C提到的场所都是不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规定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简答题(32分)

18.欣赏漫画,结合法律常识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此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

(2)对漫画中妈妈和孩子的做法分别加以评析。(8分)

提示:此题是一道漫画点评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该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此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参考答案:(1)漫画反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有关问题。(2分)

?(2)漫画中妈妈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家

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和主要生活场所。家庭保护做得如何,直接关

系到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

方法教育未成年人。漫画中的妈妈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孩子考试不及格就对孩子进行

打骂,是一种违法行为。漫画中的孩子,能够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武器,用法律手段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是正当的行为,值得提倡。但是,他成绩不理想也是缺点,应该在今后的学

习中刻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8分)

19.初二学生田青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旷课。班主任张华老师发现后,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令其停课一周在家反省。

请对材料中师生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10分)

提示:此题是对材料中师生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因此,一定要认真审题,避免漏问:同时也要认识到作为老师应尊重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1)田青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旷课,是没有珍惜受教育权利,不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行为。(5分)

?(2)班主任张华老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是履行学校保护责任。但作为老师应尊重学生

的受教育权,令其停课一周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5?分)?

20.一天傍晚,初中生小李回家路过一仓库,发现库门已被人撬开,有人正把仓库内的电

缆往一辆小车上搬。那人见小李看到,赶忙掏出50元钱,对小李说:你要是什么都不说,

这钱就是你的,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小李看周围悄无一人,就 。(12分)

提示:对于此题,我们可以运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知识来解答。

?参考答案:此题答案开放,但回答应符合以下要求:公民要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也要

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作为方式要恰当,理由叙述要合理合法。示例:假装答应他的条件

,偷偷记下他的车牌号码,迅速离开,再打电话报警。这样做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抓住犯罪

嫌疑人,又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12分)

四、辨析题(13分)

21.某中学学生森森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森森身上的钱搜走,并要求他每周一放学后都要在校外指定的地方交出30元钱。森森又气又怕,找同学商量怎么办。

甲:我们一起凑钱给他们,免得找麻烦。

乙:找几个好朋友去教训他们一下。

丙: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你对以上三位同学的说法加以评析。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做的价值观念。首先,要判断出观点的正确与否,然后分别说明理由,对于错误的观点要说明其危害。对于第(2)问,能简明扼要地答出两种正确的做法即可。

?参考答案:(1)甲、乙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甲采用忍让、顺从的态度只会助长犯罪分子的气焰;乙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不仅不会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丙的说法是正确的

,他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10分)

?(2)拨打110报警;记住歹徒的相貌;告诉老师或父母等。(3分)

五、分析说明题(15分)

22.下面是摘自《广州日报》的几则报导:

(1)龙门县一名14岁的小男孩小进因父母闹矛盾,于2010年11月15日被亲生母亲和亲生哥

哥毒打至脾脏破裂。

(2)小果冻杀人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多见,但也绝非罕有。强制性国家标准《果冻》将

于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消费者最常食用的杯形果冻口内径必须大于等于3.5cm。噎

死人的小果冻将在2010年10月1日彻底退市。

(3)据统计,过半的孩子曾在饭桌挨批,专家称这样的做法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

(4)2010年11月18日番禺市桥镇富都小学一9岁小学生在校内,被驾驶员误把油门当刹车意外撞死。

请围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内容,设计一个活动,写出设计活动的主题。形式及

所要达到的目的等。

(1)活动主题:

(2)活动形式:

(3)活动目的:

(4)你认为在生活中要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可以结合材料谈几项具

体的措施)

提示:此题开放性强,旨在考察学生实践活动的综合表达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审题,明确主题,然后注意分析解答。

?参考答案:(1)活动主题可以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等。(3?分)?

?(2)活动形式: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辩论、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3分)

?(3)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懂得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侵害,从而激发他们学

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分)

?(4)①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分)

?②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面对不法侵害。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

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福建施彩莲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10 法律为我们护航》贵州杨武叶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爱在家人间》河南崔荣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10 感受生命的意义》辽宁郝飞飞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广西彭琼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7 单音与和声 》辽宁李瑞洁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增强生命的韧性》新疆王郁菏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成就我 》贵州刘光显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河北孟艳玲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10 法律为我们护航》辽宁王冰

与"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测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