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_解题技巧-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解题技巧> 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

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31

查字典政治网初中频道提供大量初中生学习资料,在第一时间更新初中资讯。以下是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计20分)

1.土可杀而不可辱表明()。

A.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信心 B 每个人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C.每个人都有坚强的意志 D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

2.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曾说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 指望幸运我激励自己,我用尽了所有的力量应付一切我的毅力终于占了上风。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居里夫人是世上最不幸的人②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可靠保证

③坚强的意志是一切成功的基石④任何人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3.被誉为中国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小时候政治老是不及格。政治学不好,他就在写作方面发展自己,终于走上了童话创作的道路。他的成功告诉我们()。

A.可以不学政治,只要学写作就可以了B.学生只要注重个人特殊能力的培养,不要全面发展自己

C.扬长避短,是走向自强的捷径 D.童话创作是所有青少年成功的出路

4.中国有很多祝福语,如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表达的意思是()。

A. 人可以通过努力使自己不遇到挫折、失败 B 人们内心的良好愿望,希望时时幸运,事事顺利

C.人可以通过祈福使自己不遇到挫折、失败D 能否遇到挫折、失败因人而异

5.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是()。

A. 智力正常B 开朗乐观C 意志坚强D.情绪积极

6.重庆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张君等14名罪犯,分别在重庆、常 德被执行死刑。表明()。

A.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体现 B.法律只打击抢劫、杀人犯罪

C.法律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 公民的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

7.我国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其重要原因是()。

A. 青少年违反了法律不受法律制裁 B 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

C 法律对青少年的要求过于苛刻 D 法律对青少年没有约束力

8.某小学教师因学生小王没有完成家庭作业非常恼火,便拧小王的耳朵,结果将小王的左耳朵拧掉了。对此,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陈某有期徒刑,赔偿小王医疗费等费用2万余元。这表明我国法律:()。

①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行为

③禁止和制裁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④禁止和制裁老师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利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04年9月,某市四名未成年人因没钱上网玩游戏,短短9天时间持刀抢走他人钱物共计价值1万多元。当地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依据我国刑法判处四人有期徒刑。据此回答:

9.四名未成年人的行为是()。

A. 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 一般违法行为D 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10.人民法院对此案不公开审理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

A. 学校保护B 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 司法保护

二.判断题(共20分)

1.金无足赤,人无先人是指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对于缺点不必惊 慌,也不必急。() 2.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说明小错虽不断,但只要大错不犯就行。()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日常的学习、娱乐、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休息和饮食等活动,就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4.能正视自身的弱点,不沮丧,不自卑,这是意志坚强的表现。()

5宝剑锋从磨项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强意志高尚品德,必定要经历艰难、困苦和不幸的磨炼。

6.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包括有严重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

7.学生违反纪律,班主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这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校保护要求的行为。()

8.刑罚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三、探究与实践(60分)

材料一: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在 19个月大时国发高烧差点丧命,成了既盲又聋的孩子。但她并不是个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尽管身有残疾,但海伦从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差别,她有惊人注意力和记忆力,同时还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7岁时的她自己发明了 60多种不同的手势,靠此得以和家人交流。靠着顽强的毅力,她还学会说话,这对一个失聪的人来说是个巨大的成就。1904年,她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上大学时她就写了《我的生命》一书。毕业后她周游全美国,不断举行各种讲座。1932年,她被任命为英国皇家盲人学院的副院长。她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还上演了关于她生平的戏剧和电影。海伦面对挫折并没有倒下,而是勇敢面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一个歌唱家的故事。他就是农民的儿子、总政歌舞团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谁能想到,这位征服了世界级音乐人的歌唱家,在还是中央戏剧学院学生时,曾深受贫穷的折磨。但困苦的生活没有使他放弃对艺术的追求,为了打工助学,他每天赶到建筑工地,推土、筛沙、和泥,做临时工。他曾经为了在一个晚上铺完商场前的地砖而彻夜劳作,以致到第二天天亮时,在地上跪了一夜的膝盖又红又肿,几乎站不起来。面对生活的挫折,他常常鼓励自己:实现理想必须付出代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经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才能有灿烂辉煌的明天。(4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取得成功,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

(2)他们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2.仿照例题完成展望未来。

例:七年级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里,我克服了一些困难,取得了一些成功。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估计还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在做科学实验一次又一次失败。对此,我准备这样面对:不丧失信心。告诉自己:失败一次就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必须坚持下去!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与同伴密切合作,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继续实验,直到成功为止。

在回顾与展望中,我能感受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成长中,我受到很多人的帮助与关爱,经历过泪水与欢笑,所有的经历造就了我。我心怀感激,满怀信心走向未来!(6分)

(1)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估计还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写出一种):

(2)对此,我准备这样面对:

(3)请你根据材料的最后一段,也续写一段意思相近的话:

3.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张,一天放学后,在校外遭k4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这几名社会青年强行将小张身上的钱抢走,并威胁小张以后每周星期五放学后都要在校门旁交出20元钱。小张又气又恼,想出了三条对策。其一是:惹不起躲得起;其二是:告诉老师并报警;其三是:纠集朋友去报仇。

请你帮助小张决策,应该选择什么对策,不选什么,并说明理由。(8分)

4.材料一:1996年10月,在西安市某小学,因未按时交纳打针、取暖等费用17元,二年级五班有数名七八岁的小学生被班主任勒令站在讲台上自己扇自己嘴巴,每人一百下

材料二:李明的父亲看见别人发了财,而自己的儿子不挣钱还要花学杂费,就将五 岁的李明送到乡里的砖瓦厂去做工。(6分)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有关人员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哪些规定?

(2)如果你是这些同学中的一员,你应该怎样做?

⒌ A、B、C都是某校初中七年级学生。C因小事与B发生矛盾,并动手打了B。A看到 B受了委屈,不问青红皂白就上来把 C打倒在地。老师批评 A有事应该找老师解决而不应该打架,并打电话要A的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B出于感激,在放学后邀A到自己家里玩,到晚上9点仍不肯分手。B的父母出差外地,A说已经晚了不想回家,因打架怕爸爸教训自己,提出在B家过夜。B说:这算什么!就住我家吧。A的家长起初因孩子打架违反纪律而生气,见晚上 10点T A未回来转而着急。于是与亲友联系并四处寻找A,结果没找到。12点多,家长无奈地到派出所报案。民警一边安慰A的家长一边说: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危害很大,容易受委屈,受坏人欺负,和坏人在一起还容易参加违法犯罪活动。听到这儿,家长更急了,顾不得是否影响老师休息,打电话问老师A可能与谁在一起。老师考虑到A打架与 B有关,于是打电话给 B,这才知道 A的下落,并告诉 A的家长。

(l)A夜不归宿给家人、民警、老师带来什么麻烦?(3分)

(2)民警的话给你什么启示?(3分)

(3)设身处地地替A作利弊分析,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3分)

6.作为中学生,面对不良行为,让我们共同探讨矫治以下行为的有效方法。(15 分)

(1)假如你的同学旷课打游戏,并且准备整夜不归,你应该怎么办?

(2)假如遇见你的同学正在强行向小同学索要财物,你应该怎么办?

(3)假如你的同学受到欺辱,为报复对方,邀你一道和对方打架斗殴,你应该怎么办?

(4)假如发现同学正在阅读含有大量色情、淫秽内容的卡通读物,你应该怎么办?

(5)假如发现你的同学正在吸食甚至注射毒品,你应该怎么办?

7.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初中八年级的男孩,由于很复杂的原因,爸爸长期不在家,也没有任何经济援助。家里的生活全靠妈妈打一份勤杂工来维护,月薪不足200元。但母亲人穷志不短,她不依赖他人的照顾,任劳任怨地抚养着孩子。孩子很节俭,也很孝顺,甚至还省下班上剩余的早餐当中餐,学校得知这件事后,特别 钦佩这位母亲的人格,也为学生的懂事而欣慰、于是在免除该生的借读费之外,还从学校师生募捐的助困基金中,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补助,帮助那位坚强善良的母亲,也为这位学生提供更好一些的学习条件。

可是,当班主任把钱送到该生的手中,他却不肯接受,原因是他认为班里、学校里还有比他更困难的,特别是来自郊区的住宿生,更需要这笔钱。后经老师多次交流沟通,该生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了这笔补助款。我们以为他会用这笔钱去改善他的伙食或买些衣物,然而,令我们感动的是,他悄悄地用这笔钱一方面帮助身边遇到困难的同学,另一方面他每周都买些水果的几个同学到敬老院慰问并帮助孤寡老人。

(1)围绕这个学生的做法想一想,假如自己面临挫折或逆境,如何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3分)

(2)上述故事反映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此外,社会、学校和班级还能从哪些方面来帮助这位同学?(3分)

(3)结合自己实际生活,想一想如何从自己生活的点滴小事中磨项坚强的意志,并制定一份计划书。(6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初一政治视频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广东方晓敏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3.6 集体生活邀请我 》河南刘艳平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9 法律保障生活》湖北杨豪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下《4.10 我们与法律同行》安徽朱羽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增强生命的韧性》天津陈君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上《感受生命的意义》福建苏世兰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7 让家更美好》江西彭娟娟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3.6 走近老师 》陕西陈琼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七上《4.9 增强生命的韧性》吉林席萌萌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下《2.5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河南李涵清

与"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