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二对于高中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家在高二时期要好好学习,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准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I卷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回答4—5题:
4、“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这种观点
①认为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 ②没有正确看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③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 ④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②按图索骥 ③画饼充饥 ④削足适履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7、下列对“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认识不正确的是
A、哲学具有时代性 B、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C、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 D、哲学属于精神的范畴
8、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
①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②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④是“科学之科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0、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哲学是对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社会的首要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11、甲说:“我在故我思。”乙则说:“我思故我在。”从甲乙两人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乙的观点是唯物主义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2、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什么? “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到外国去了吗?还是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邪”到底是什么,多长、多高、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所说:“惊讶,这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这一材料说明
A.哲学是惊讶等情感因素的集合 B.哲学就是惊讶、恐怖等一些情绪化的东西
C.哲学产生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 D.哲学产生于有闲人对一些无聊问题的思考
13、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旁观人见了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到大鱼.你为什么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宽,太大的鱼装不下。”这一故事表明的是一种“够用就好”的生活态度。当人们在吃到饱的自助餐厅,毫无忌惮的吞食,那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景象。取自己够用的,不必贪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修炼。这则故事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真正的哲学
A.能够提供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
B.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C.教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得与失、进与退的关系
D.告诉人们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4.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B.世界观只有哲学家才有
C.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就是世界观
D.世界观就是哲学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哲学 B.德国古典哲学 C.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潮 D.中世纪经验哲学
16、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有:
①客观物质性 ②主观能动性 ③社会历史性 ④彻底革命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英国著名哲学家贝克莱有一句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有一次.别人问他:“贝克莱先生,假设您站在悬崖边上,闭上您的眼睛,您敢纵身一跃吗?”贝克莱先生哑口无言。这个小故事表明
A.事物的客观实在性依赖于人们能否感知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D.人的意识是一切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说明( )
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遵循同样的规律
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不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④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19、澳门回归十周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安定祥和,民众安居乐业。澳门原有的经济社会制度没变,生活方式没变,文化传统和特色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澳门焕然一新的社会面貌和同祖国内地日益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0、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渠道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和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1、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2010年6月10日《经济日报》报道,天业集团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变废为宝,14年间集团资产总值增长近百倍,从1.58亿元到1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0年保持40%左右的增长速度。据此回答22-23题。
22、上述材料说明()
A.人的主观意志可以决定一切
B.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人的主观意志无所不能
D.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23、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LiveScience.com)2010年5月19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卫星技术,测得海洋平均深度为3 682.2米,海水体积为13.32亿立方千米。科学家说,所得数据比先前的测量结果小,这并不意味着海水减少,而是新技术让测量结果更加精确。由此可见
A.认识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
B.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C.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发展
D.事物变化发展无常
24、“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收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紧张的特殊状态
25、2010年8月9日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王守仁: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偏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4分)
(2)简要评析上述两人的观点。(10分)
27.2010年入春以来,包括重庆在内的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共5 104.9万人因旱受灾,1 609万人饮水困难,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对此,专家认为:此次旱灾既与天气异常有关,也与西南地区植被被破坏、生态失衡有关。旱灾发生后,重庆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各有关部门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西南地区遭遇特大旱灾和重庆市的应对措施给我们什么样的唯物论启示?(20分)
28.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某校高二(1)班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也参与其中。
甲同学近日展示了自己在网上搜索到的一则信息:自2010年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启动《规划纲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来,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建言献策,目前已征集意见、建议上百万条。
(1)请你从唯物论与认识论角度,分析国家就重大教育问题征求意见的理论依据。(12分)
乙同学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但是,我们不仅要看到成绩,还应看到中国教育面临的各种挑战、存在的深层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忧患意识,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2)从哲学角度,分析我们为什么必须树立忧患意识。(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CABAC 6-10、 BCADD 11-15、ACCAB 16-20、ACBDD 21-25、BBCC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7.(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灾害发生是人没有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结果。(5分)
(2)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大气活动异常,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旱灾的发生。(5分)
(3)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旱灾,重庆市委、市政府立即作出了抗灾的重要指示。(5分)
(4)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重庆市委、市政府在灾害发生时立即作出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指示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5分)
28.(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广泛征求意见可以为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4分)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广泛征求意见,有助于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教育改革的规律。(4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进行调查研究能够为获得正确的认识提供前提和基础。(2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广泛征求意见可以加深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认识。(2分)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4分)
【总结】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政治网。
运用多媒体依托互联网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应勤字当头
高考政治复习微观知识整合探索
知识分类与政治课教学策略的优化
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
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让政治课焕发出魅力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正确理解“商品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
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世纪中国政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
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外因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吗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帝国主义
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政治高考论述题的哲学思维解法
哲学的改造
“四读二论”教学法
知信行和谐发展教学模式
政治课的复习效率如何提高
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政治教学
提高听课的效率 比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
设置在政治选择题中的“陷阱”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