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政治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政治课后练习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政治课后练习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答案]C
2.中国两位科学家朱熹平和曹小东,在美、俄政治家取得关键突破的基础上,解决了政治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问题。庞加莱猜想从提出到被确认为真理,检验它的标准是()
A.实践 B.科学理论
C.科学实验 D.多数人的认可
[答案]A
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答案]D
4.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答案]B
5.约翰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的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答案]A
6.从应对非典、禽流感、台风、矿难、雪灾到地震的挑战,我国公共危机应急体系由创建到发展,在一次次考验中得到磨炼,在一次次教训总结中不断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这说明()
A.人们不能认识客观事物
B.认识是实践的来源
C.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推动认识的发展
D.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7.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
请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这一探究活动的认识。
[答案](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选择走进世博,聚焦安徽这一主题进行探究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认识来源于探究活动,对世博会的认识在探究活动中又得到了深化。
[解析]本题切入点小,设问指向明确。要求考生要抓住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评价这一探究活动。
2016年10月8日国内时事新闻总结
京沪广深网约车新规征求意见
莫让“城市名片”被“李鬼”景区抹黑
2016年10月9日时事新闻(国内+国际)
2017高考政治重点知识点:世界互联网大会
时政热点:重阳佳节只今朝,敬老爱老当久为
2016年10月9日国内外时事政治总结
如何以高考角度进行政治复习?
2017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政党制度考点总结
2016年10月8日时事政治新闻
2016年9月最后一周时政汇总(09/26-09/30)
专家解读《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政治知识点总结
2017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国家结构
2017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两会知识点
2017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2016年10月06日国内时事新闻
2016年9月时事政治汇总
历年中考政治必知99个知识点
“别车”的面包车司机为何犯众怒
2016年10月06日国际时事新闻
2016年10月05日国际时事新闻
每一个游客都是中国故事中的主角
政府核准投资项目“再瘦身”释放市场活力
哄抢免费餐缘于商家不按规矩出牌
政治热点:惩戒作弊“必杀技”,永不录用怕不怕?
2016公务员考试备考时事新闻/时政热点(10月8日)
红白事讲排场,源于非理性财富观
2016年10月07日国内时事新闻
六大举措推进农业现代化——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解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