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寄语: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二政治《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学习有帮助。
高二政治《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同步练习
1.百家争鸣的家不包括( )
A.儒 B.道 C.墨 D.佛
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没有(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3.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4.孔子疾呼苛政猛于虎,说明孔子主张(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5.下列不属于孔子思想的是( )
A.仁 B.有教无类
C.为政以德 D.仁政
6.由孔子整理编订的供弟子学习的六经不包括( )
A.《诗》 B.《春秋》 C.《乐》 D.《论语》
7.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8.孟子认为( )
A.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
C.天人合一 D.人性恶
9.孔子、孟子、荀子学说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主张仁 B.主张统治者要控制对人民的剥削
C.包含民本思想 D.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
10.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 )
A.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B.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人性善
11.传统的启蒙读物《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句子。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儒家思想 B.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影响
C.体现了荀子的思想 D.这一观点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12.关于荀子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他的学说丰富了儒学
B.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C.他吸收了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精华
D.他的学说鲜明地体现了辩证法思想
13.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1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的产生缘于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 )
A.社会动荡 B.百家争鸣 C.奴隶制的崩溃 D.封建经济兴起
15.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 )
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 司马迁
16.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 )
A.礼貌 B. 礼器 C. 法律 D. 宗法等级制度
17.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统治的一种手段
18. 现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 )
A.我们必须遵循传统道德
B.我们必须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
C.我们要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D.德治将要取代法治。
19.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l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尚贤 B.制天命而用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法为本
20.关于孟子、荀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关系是( )
A.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B.完全背离了孔子的思想
C.与孔子思想一脉相承,没有冲突 D.都是战国形势的产物
21.史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这反映了( )
A.儒墨垄断文化教育 B.私学的兴起
C.学校教育开始出现 D.尊师重教风气
22.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依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参考答案:
1.D2.D3.B4.D5.D 6.D7.C8.B9.D10.C
11.C12.D13.C14.A15.B16.D17.D18.B
19.C20.A21.B22.A
新课程理念下“情感—探究”教学
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谈一谈教学目标
学生的学习需要老师不停的监督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学法
操行评语在日常教学中的运用
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初中思想政治课巧用暗示教学法
浅谈思想政治课愉快教学“十二法”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挖掘作业评语的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的八大原则
浅析“赏识教育”理念与“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固点-连线-拓面
>>高中政治复习采用“专题式教学法”
探究教学方法,激发政治学习兴趣
在政治教学中用比较法教学好
不妨示弱
初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法浅谈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设计
创新教材呈现方式,促进思想品德课学习方式变革
关于增强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思考
开设第二课堂的八种方法
思想政治课与创新教育
小学品德课堂导入需“新巧”
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感受
初中政治教学如何运用愉快教学法
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教法初探
浅谈高中政治“四步一环”教学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