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以下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总结的2014年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仿真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湖北七市州模拟)绿色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下列符合绿色消费理念的是 ()
①购买消费散装的物品 ②用布做的毛巾和餐巾代替各种各样的纸巾 ③拒绝使用生物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使用经济适用又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产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央视公益广告《生命不是游戏》中指出:食品安全不是游戏,工程安全也不是游戏。从经济生活来看,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工程安全问题说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 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2016黄冈市模拟)“分配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则在15%~21%之间。这说明()
A.我国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B.我国要改革税收制度,减轻企业负担
C.分配率越高越公平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
4.2016年7月26日,中国海警2350、2101、2506、2166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期间,我海警巡航编队向侵权的日方船只严正申明我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并要求其立即离开钓鱼岛海域。这表明()
①领土是一个国 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④我国政府在钓 鱼岛问题上坚持平等互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借力中央高层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为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纪违法行为,回应网民对反腐倡廉领域热点问题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络同步推出网络“举报监督专区”。“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②推动了反腐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③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④确保了国家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2 237名委员中,中共委员人选占39.9%,非中共委员人选占60.1%,妇女委员人选占17.8%,56个民族都有委员。这表明人民政协是()
①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治力量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各民主党派为主体的政治联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余光中的这首诗总能让海内外华人动容。这表明 ()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8.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芦山大地震,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中华民族精神散发出耀眼的光辉。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6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 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了()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0.“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②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③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面对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的转变趋势,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回答11~12题。
11.面对人民群众的要求与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体现了()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B.联系是普遍的,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要承认和尊重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
D.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3分)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倒U曲线(下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的关系。
材料二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同呼吸,共责任”,这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 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读上图,描述倒U曲线反映的人均收入与生态环境状况的关系。并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提出促使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向倒U曲线右侧变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建议。(13分)
(2)有人说实现“美丽中国”要靠政府,有人说实现“美丽中国”要靠群众。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别论证这两种观点的合理性。(10分)
14.(29分)材料一 下图是2008~2015年我国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
注:近年来,我国税收年均增速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近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9%,分别快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8.4%和11.4%的增速。
材料二 税制改革关系国家发展和民众利益,我国政府在调整税收政策时,坚持既考虑当前,更兼顾长远;既注意量的变化,更注意结构优化;既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协调,更坚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根本利益的原则。注重民众参与,广聚民心民智,通过网络等媒体广泛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使我国以结构性减税为主旋律的各种税制改革得以积极稳妥地推进。
(1)材料一(含注)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发挥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11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吸引民众参与税制改革,广聚民心民智的政治意义。(9分)
(3)简要概括我国调整税收政策坚持的原则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9分)
答 案
仿真热身练(一)
1.选A 拒绝使用生物产品的观点过于绝对,③错误。使用经济适用又安全可靠的一次性产品不符合绿色消费理念,④不选。
2.选D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食品安全、工程安全问题是由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引起的,②不选。③中消除市场调 节的弱点和缺陷的说法错误。
3.选D 目前我国的分配率表明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偏低,D正确。A、B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绝对化。
4.选B 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①错误。钓鱼岛问题是维护中国主权的问题,而不是“平等互利,共同开发”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5.选D “举报监督专区”的设立不能体现①,④中“确保”说法不正确。
6.选C 材料没有体现①,④表述错误,人民 政协还包括其他成员。
7.选C 余光中的这 首诗不能表明A。健康优秀的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B、D错误。
8.选B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①错误,排除含①的选项。
9.选B 材料旨在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C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0.选B ②的观点是错误的,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材料也没有体现 该观点,应排除。
11.选B 材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与题意不符,排除。
12.选A B、C、D三项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限定,排除。
13.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读图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图中反映的问题,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第(2)问考查学生的判断和评价能力,要分别回答出靠政府和靠群众的合理性。
答案:(1)(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呈上升趋势;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程度会逐年呈现下降的趋势。(3分)
(建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生态治理和环境改善。(2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2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2分)加大财政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改变过多依赖高排放、高污染的燃煤能源结构。(2分)企业应节能减排,主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2分)
(2)靠政府的合理性: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担负着保护环境,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责任。(5分)
靠群众的合理性: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自觉承担保 护环境的义务,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5分)
14.解析:第(1)问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运用知识分 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回答前一小问不要遗漏“注”中包含的信息,后一问可从完善税收征管、制定合理的税收分配政策、税制改革等方面作答。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注意结合材料回答。第(3)问要在仔细理解我国调整税收政策坚持的原则的基础上把其所体现的辩证法的知识概括出来。
答案:(1)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分)税收增幅超过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税收占GDP比重过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
通过完善税收制度,依法征税,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财力保障;(2分)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分配政策,减轻中低收入者纳税负担,从而起到调节收入、促进公平的作用;(3分)通过税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分)
(2)通过网络媒体吸引民众参与税制改革,有助于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生活 的热情,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性;(3分)有利于政府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增强政府威信。(3分)
(3)国家调整税收政策时,既考虑当前,更兼顾长远体现了发展的观点;(3分)既注意量的变化,更注意结构优化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3分)既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协调,更坚持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根本利益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分)
总结:2014年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仿真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小编的整理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丰富多彩的情绪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品味生活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十五课第一框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勇于开拓进取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情绪——奇妙的“窗口”
初三政治说课稿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