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初二政治期中测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高政治成绩:
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唯一形式。( )
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是国有经济。( )
3.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 )
4.可持续发展战略既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又反对只要环境,不准发展零增长的观点.( )
5.凡是不履行刑法规定的义务或做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
6.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
7.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刑罚当罚性。( )
8.国家机关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否则就构成违宪和违法。( )
9.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
10.由宪法和法摔确认的公民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我国,_________是国家的主人( )
A.公民 B.工人 C.农民 D.人民
2.法律的最主要特征是( )
A.一种特殊的行为准则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指导思想是( )
A.四项基本原则 B、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D.民主集中制原则
4.下列选项属于对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正确理解的是( )
A.它针对统治阶级以外的被统治阶级 B.它针对统治阶级内部的少数人
C.指在国家权力管辖的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
D.它对违法犯罪的少数人具有约束力
5.对于未触犯刑律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要依据_______,酌情予以处罚。( )
A.宪法 B.刑法 C.教育法 D.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6.我们必须依法规范自己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这是______基本要求。( )
A。逐步养成自觉守纪习惯 B.逐步养成自觉守法习惯
C.逐步养成良好道德风范 D.逐步养成做老实人,说老实话
7.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全民所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公有制 D.私有制
8.河北省对手机电池市场调查表明,抽查手机电池20种,竟无一种合格,送修手机中,75%是因劣质电池所致。作为生产者,违反的法律是______;作为消费者主要依据__________保护自己。( )
①产品质量法②民法通则③经济合同法④反不正当竞争法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A.②④ B.①④ C.①⑤ D.④⑤
9.《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在教育、感化方面和服刑期间的保护规定是属于( )
A.社会保护 B。自我保护 C.家庭保护 D.司法保护
10.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取决于______的支撑力。( )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水资源 D.环境资源
11.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民主法制建设 D.经济建设
12.在我国,惩治犯罪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
A.保护统治阶级B.保护全体公民C.保护未成年人D.保护人民
13.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爆炸后造成16人死亡,30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木质特征是( )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 B。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C.犯罪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D。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1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________的规定。( )
A.国家性质 B.国家根本任务 C.国家根本制度 D.国家职能
15.以宪法为核心的权利保障体制有( )
A.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B.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C.人民法院各种审判庭的建立 D.司法制度的逐步完善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A.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方略
B.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C.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D.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掌握政权以后,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一极端重要的历史课题。
2.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现在( )
A.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C.人们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是一致的
D.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可以互相替代
3.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和运用法律制裁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是保障公共安全的两个方面。青少年学生要( )
A.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按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B.逐步学会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C.以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安全 D.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
4.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基本措施是( )
A.指令性措施 B.指引性措施 C.强制性措施 D.鼓励性措施
5.下列选项,属于学校保护内容的有( )
A.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
B.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C.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D.为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入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6.我们一定要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因为宪法( )
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C.是治国安帮的总章程 D.是所有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四、简答题。(5小题共22分)
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需要法律来规范和协调?(5分)
2.法律是怎样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的?(5分)
五、分析和论述题。(20分)
1.分析案例。(9分)
青年工人李某平时好逸恶劳,不遵守劳动纪律,虽经帮助教育,仍不悔改。一天下班乘公共汽车回家时,无票乘车,下车时售票员请他买票,他竟出言不逊,说什么老子今天没带钱。售票员不让他定,他恼羞成怒,打了售票员两拳,致售票员口鼻流血,幸亏其他乘客主持公道,挺身制止才未造成更大伤害。后来,公安部门给予他罚款处罚,并责成李某向售票员赔礼道歉,赔偿医药费。工厂结合李某的一贯表现,给予李某警告处分。但李某不仅不接受教训,反而对售票员怀恨在心。一天下班后,李某纠集3个青工,尾随售票员身后,在一僻处将售票员殴打致伤残。李某被逮捕归案。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6年。
上述实例中,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李某从警告处分到被判有期徒刑6年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张某开小食店,为节省开支,便让读初二的女儿缀学帮忙。
材料二:某地正刮台风。夜里,布坑令学的林校长冒着风雨赶回了学校。在查看校舍中,发观一个教室房梁上的土直往下掉。第二天,台风一过,林校长赶紧找来民工,把教室修好了,才让学生进去上课。
材料三:某录像厅的老板为了牟取暴利,竟向未成年人播放一些宣扬色情、凶杀、恐怖
的录像片。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上述树料作出判断或评价。
(2)青少年应怎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之七
、1.x 2. 3. 4, 6. 6.7. 8. 9. 10.
二、1.D 2.C 3.C 4.C 5.D 6.B 7.C 8.C 9.D 10.D 11.A 12.D 13.B 14.A 15.A
三、1.ABD 2.AB 3.ABC 4.BD 5.ABC 6.ABCD
四、1.①见课本P20第三段;②P20倒数 第5行; 2.P50第47行和例数3 3.P83
4.P103第三段至P104第一段
5.P119倒数23行。
五、 (1)李某无禁乘车,并欧打售票员,这是一般违法行为。后来李某纠集他人将售票员欧打致残,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较大,构成了犯罪。
(2)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见课本P112倒数第三段;(3)见课本P113第二段
6.2 磨砺意志
6.1 直面挫折
《发展的需要》教案
第四课第二框《少年能自强》
第三课《青春闪光》
16课 长大的感觉
《师生情谊》说课稿
如何做到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六课 为坚强喝彩 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学案
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一单元 做尊重自信的人
7.1 特殊保护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成长不烦恼
第十二课《我是中国小公民》第二课时《国家呵护我成长》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第一框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 第二框 创建新集体 教案
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四课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
七年级政治自我新形象
第二课 人生多彩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
《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教学案例
第五课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课题:追寻高雅生活
3.3 文明交往
第三单元 正确认识社会 复习资料
荡起友谊的双桨
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