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试题:多变的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2011年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要求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管住货币总量,抓好农产品生产,特别是食品供应,促进供求平衡;切实降低过高的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材料表明影响价格的因素有()
①供求关系 ②货币供应量 ③价值 ④宏观调控政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管住货币总量体现②,促进供求平衡体现①,切实降低过高的流通成本体现③,加强价格监管,稳定通胀预期体现④。故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D当选。
答案:D
2.有关数据显示,得益于3D电视价格迅速下降,2011年3D电视销量有望突破600万台。导致3D电视价格迅速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3D电视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B.技术进步使3D电视的使用价值增加
C.货币升值导致纸币购买力上升
D.生产规模扩大导致3D电视供过于求
解析:本题考查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等知识。价值决定价格,因此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即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故选A。
答案:A
3.(2012长沙模拟)在右图中,当某商品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A点时,商品生产者获利;在B点时,商品生产者亏本 ②在A点或B点时,商品生产者能否获利,还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 ③在A点时,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卖方市场 ④在A点时,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时,形成买方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商品生产者是否赚钱,既要看市场行情,又要看其个别劳动生产率,①不选,②正确;价格高于价值时,表明供不应求,卖方占有主动权,故选④而不选③。应选D。
答案:D
4.我国与M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2005年一件价格为240元的甲商品出口到M国,本外币间的汇率为8∶1。2012年,我国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M国货币对人民币累计贬值了2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那么,2005年和2012年一件甲商品的价格用M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30 32
B.30 19.2
C.40 30
D.30 30
解析:2005年本外币间的汇率为8∶1,故价格为240元人民币的甲商品用M国货币单位表示为30。2012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故其价值量降低25%,为240(1+25%)=192(元);此时,M国货币对人民币累计贬值25%,故此时本外币间的汇率为8(1-25%)∶1,即6∶1,故此时甲商品的价格用M国货币单位表示为1926=32。故选A。
答案:A
5.大蒜经历了从2008年的几分钱行情到2009年的好转,2010年的价格暴涨,2011年的价格持续走低。大蒜价格行情的变化()
①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 ②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引起的 ③对大蒜种植规模有调节作用 ④使得等价交换的原则无法实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大蒜价格的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变化对生产规模具有调节作用,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大蒜价格的波动是由供求变化引起的,等价交换正是在价格波动中实现的。应选D。
答案:D
6.进入201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物价仍普遍呈现高烧状态,这种状态必然带来的影响是()
①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②消费者购买力减弱
③等量货币交换到的商品数量减少 ④购买同一商品所需支付的货币量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必然一词的限制。①不是必然产生的影响,因为国内物价普遍呈高烧状态,这意味着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可能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不一定会扩大生产规模;②也不是必然产生的影响,物价上涨,如果收入也提高,那么购买力不一定会减弱;③④是必然产生的影响,应选B。
答案:B
7.(2012湖南调研)通常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的是()
解析: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品(Q1)需求量增加,据此可以排除A、C;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下降,据此可排除B,故只有D正确。
答案:D
8.右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的总收益(PQ)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PQ)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据此可以推断,图中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B可能是高档耐用品,故选①,不选②。A为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其销售者总收益会增加;B为高档耐用品,价格上涨会使其销售量急剧减少,其销售者的总收益很难增加,故选③,不选④。本题选A。
答案:A
2011年上半年,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以农产品为主的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据此回答9~10题。
9.蔬菜价格上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①人们会减少对蔬菜的购买 ②对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影响都是一样的 ③人们会增加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 ④人们会增加对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解析:一般说来,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故①③反映了题意。收入影响消费,蔬菜价格上涨对低收入者影响较大,对高收入者几乎没有什么影响,②错误;④说法错误,人们会减少对互补品的需求量。答案为C。
答案:C
10.蔬菜价格上涨,会促使生产经营者()
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有效供给 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价格上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生产经营者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①③④是生产经营者为获得利润采取的手段,故选D。
答案:D
中考政治社会的责任复习
2018年6月1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28日)
2018年6月1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26日)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27日)
2018年6月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问题的探析
高职院校怎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31日)
2018年6月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高考时事政治复习要领及答题技巧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29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述(6篇)
2018年6月20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6月2日)
2018年6月1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30日)
2018年6月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6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0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6月1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6月5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8年6月1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5月25日)
2018年国内外时事新闻热点汇总(6月1日)
2018年6月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