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学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入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文化与经济、政治”,这是本课的核心内容,重点讲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突破这一核心内容,课本又分了五个层次:第一,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二,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第三,讲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第四,强调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第五,得出结论并渗透思想教育内容: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二、学情分析
文化,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然而“熟知并非真知”。对于90后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究竟什么是“文化”?只要在社会生活中细细体味,我们就能真切地感悟“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
3.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
4.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能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探究:采集-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提示:一定类型和阶段的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形成各自相应的文化活动。可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材料展示:张艺谋、梁晓声与施瓦辛格。
结论:文化与政治密切相关。
新课讲授: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进一步用图示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探究:①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传承性。
②不同形态的文化、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相同吗?
以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事例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也体现了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文明的落后说明,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
探究活动:大片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
以电影《变形金刚》、《2012》等美国大片为例说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美国人这样说文化: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和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中的观点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教师进一步分析: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
A.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日益重要。
B.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
A.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探究:在热闹背后是否藏有忧虑?
展示材料:美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收入
展示材料:我国文化“走出去”的现状。(以《功夫熊猫》为例)中国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被美国所利用,并赚中国人的钱,足以说明中国文化竞争力之现状。
追问:我们缺少的仅仅是自主品牌吗?
结论:我们缺少的是文化竞争力!!
讨论:
“10多年前,美国学者就乐观地预言:“假如将来有一天,美国的原材料枯竭了,美国的工人也不愿工作了,但只要全世界还向往美国文化,我们在市场上就仍是不可战胜的。”
思考:你觉得他的乐观有道理吗? 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讨论:我所知道的国际竞争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背景:以美国的文化入侵和一些国家抵制这种入侵、世界各国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竞争力来说明这一问题。
十七大报告也把提高“文化竞争力”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予以重视。
探究:孔子学院──文化是最好的桥梁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结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的作用小结:
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文化对个人的影响
课堂练习:(略,见PPT课件)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上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这主要说明(D)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2.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
A.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决定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只有先进的思想文化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文化不以一定的经济、政治为基础
3.“超女选秀”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推出了“大众选秀”节目的流行。这反映 “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B )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4.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D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给我们的启发是( B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C.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D.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6.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B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7.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俩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浓、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A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文化”的重要意义。
答:文化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落后的小省区可以“办大文化”,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文化产业本身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课堂板书: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其它拓展材料:
1.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都通过政府的计划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美国,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电影、图书、音乐、动画、游戏、体育、主题公园和其它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成为美国力量的象征,其影响力无远弗届,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展示了渗透力极强的软实力。英国从1997年起把发展创意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法国和奥地利等都举国之力做好重大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的扶持和经营。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持续经济低迷时,唯独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增长。特别是在以青少年和家庭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动漫和游戏领域,取得了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的要员甚至提出了“动漫外交”的口号。亲和力强的文化产品的海外销售,极大地改善了日本国家的形象。
2.美国软实力的代表性载体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快餐等,在向世界推广过程中传递了美国式自由、民主、人权等信念和价值观,从而使世界人民向往美国式的社会。面对强势美国文化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1993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就提出了“文化例外”的新概念,反对美国将自由贸易范围扩大到文化领域;加拿大则直接颁布法令限制电影发行领域的外国投资;韩国也采取增加国产电影放映时间比例的办法限制美国电影的过分侵入。
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契机的政治理念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属性新论
政治开卷考的四注意论述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境教学的创新性
对初中政治教师素质研讨
高中政治与信息的整合发展
中学政治中的举例教学综述
高中政治教师的角色转变
分析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创新机制
和谐理念下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高中政治教材的优化的方法
论怎样在思政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对策
论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几个方法
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途径
初中政治中培养学员创新能力的思路
高中政治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层次
高中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体验试教学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的相关
对高中政治课堂的探究
分析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层次
高中政治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高中政治生态课堂的构建
分析高校学生网络行为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对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影响
分析中学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的有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当代价值的研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