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课第三框
[教材分析]:本框内容有三层意思,自尊首先就要维护自己的人格,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其次要适度,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态度和议论,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最后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懂得彼此尊重需以维护人格为前提,以豁达为基础,善于尊重他人是关键;结合教材介绍和补充的事例,通过情景体验,培养锻炼提高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学会达观,养成豁达、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善于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学生表演小品“踩脚之后”,导入新课。
情景一:甲踩了乙的脚,甲若无其事地往前走,乙开口骂道:“眼瞎了不是?”甲毫不相让:“好狗不拦路。挡了人家的路还骂人,讲理不?”
情景二:甲踩了乙的脚,甲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踩了你的脚!”乙很有礼貌地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
情景三:甲踩了乙的脚,乙忙站起来抱歉地说:“对不起,我挡了你的路,请原谅!”甲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是我不小心才踩了你的脚。疼吗?”
教师:看了小品,你有些什么感想?
学生: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了别人,别人才尊重你;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就不尊重你。
教师:对。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这就是说,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板书)。那么怎样才能彼此尊重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教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吧,美国一个女兵因虐囚被监禁。虐待囚犯也犯法吗?
学生: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囚犯也不例外。人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教师:对。“士可杀不可辱”嘛,人格高于一切,所以说,维护人格最重要(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宴子使楚》的故事,然后谈感受。
教师:维护人格是自尊的前提,自尊心很强的宴子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也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但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不足看得很重。想一想,你有没有看不起自己的地方呢?(生谈话略)
教师: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问题是我们怎样去看待。如果老想着人家在注意你的缺点或不足,你就会觉得低人一等,当然会产生自卑感。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其实,身体的缺陷说明不了一个人的作为,家庭贫富也代表不了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暂时的学习成绩不好更决定不了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和前途。抬起头来生活,你就是有尊严、有价值的人。我们知道,荷马是瞎子,贝多芬是聋子,拜伦是跛子,霍金全身大部分瘫痪,可有谁笑话他们不美呢?舜和孔子都是特别命苦的人,而他们却把苦难当作对自己的一种磨练;爱迪生小时候曾被老师骂作糊涂虫,可他的发明却至今无人能与之媲美……
讨论: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与他们相比你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不足?(学生谈话略)
教师:同时,我们也不要被虚荣心蒙住了眼睛,要及时改掉不良习惯,也不可因为别人提出合理的意见或批评而耿耿于怀,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因为,自尊者豁达(板书)。
教师:我们学习过的语文课中有个故事叫“陈太丘与友期”,谁能复述一下吗?
生复述后,分组讨论:如何评价故事中三个人物的言行,然后派代表发言。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基本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与人相处时,既不可对别人的言行举止斤斤计较,也不必得理不饶人,要用宽大的胸怀、平静的心态对待别人,这样才能以静制动,显现出自己达观开朗的气度。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个地道的乐天派,曾遭到一些人的嫉妒。一次,有个人当面漫骂他,可苏格拉底却像没事一样,那人更加生气地问他为何没反应,苏格拉底微笑着反问:“如果你送东西给别人,别人不要你怎么办?”那人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就自己留着。”苏格拉底说:“这就对了。你刚才骂我的话,我不要,你统统收回去吧!”
讨论:你怎样评价苏格拉底的行为?想象一下他们对骂的结果。(学生活动略)
教师:生活中,人人都有被尊重的企求。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笛卡儿说过:“尊重他人才能让人尊重。”因此,要想被尊重,首先就要学会善于尊重他人(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5陶行知、萧伯纳的故事,然后谈感受。(学生活动略。)
教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所长,也有所短,我们应该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同学们中有没有给别人起绰号的习惯呢?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给你起绰号的?(学生讨论略)
教师:是啊,尊重不仅可以使人理智,使人悔过,还可以唤醒人的良知,使你赢得双倍甚至更多的尊重。不信,请看小品“理直气和”。
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服务员,服务员,你过来。”一位顾客粗声喊来服务员,指着面前的杯子,铁青着脸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劣质商品,把我的一杯红茶都给糟蹋了!”“真对不起!”服务员面带微笑说,“我马上给你换一杯。”片刻,服务员端来一杯红茶,盘中与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轻轻放在顾客的面前,又和风细雨地说,“先生,我能否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会使牛奶结块。”听了此话,那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匆匆喝完茶就出去了。
这时有人问“服务员”:“明明是他土,你为什么不直说他呢?他那么粗鲁,你为什么不还以颜色呢?”“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服务员”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气和来尊重他!”
[课后作业]:1.搜集关于自尊的名言、谚语。2.同学之间互写赠言,看谁写得最多,看谁得到的最多。
2016年1月2日时事政治(国际)
温铁军:略论工商资本和金融资本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剥削
习近平的“黄土情结”: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中美经济失衡难以快速纠正
高一上学期政治教学反思
共和国60周年感言--刘国光谈前30年和后30年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下学期高一思想品德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依法遏制强势利益集团腐败
2015年12月31日时事政治(国际)
美国被评为全球头号危险国家
中国模式的机遇和挑战
华润电力正调查涉及美国CCI海外行贿案,未有证据员工收取款项
林钢事件“违法博弈”因何而起
2013年1月国内外国内外时事政治汇总汇总
朱佳木国庆60周年前夕谈国史研究——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
拿什么来拯救“异化”了的 烈士陵园
韩报:“中国时代”将提早到来
《文化与经济 政治》教学反思
日本欲阻挠中国限制稀土出口
2015年12月30日时事政治(国际)
日本大选颇具“讽刺意味”
李克强:审计工作者要当好"督查员""守护神"
2016年1月1日时事政治(国际)
中国会不会陷进大动荡时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苏联原子弹研制内幕
中国股市波动加剧引热议
2016年1月1日时事政治(国内)
官僚主义是通钢事件产生的根源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