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理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
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
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
教学难点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学法指导借用语文中议论文体裁来分析社会教材。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社会教材大多亦如此,阅读教材时,注意每一自然段中的首句或末句,它们往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多围绕其展开,如第35页最后一段,首句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都是用论据来论证这一论点的。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大家知道吗,滴答一声,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等到我们下课时,世界人口将增加多少?
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摁扣问题。
讲授新课
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否正确地妥善地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它点明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是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第一目。
一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思考:人类要生存和延续,必须进行两种生产,是哪两种生产呢?关系怎样?
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适应物质资料生产会怎么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此话对吗?为什么?
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但“人”后面还跟着“口”人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
辨析:人是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 )
人是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 )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有一项奖励生育的措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在那时由于人太少,劳动力兵力奇缺,勾践的这种奖励措施有利于越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多力量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能否把越王的这一措施推广到今天呢?当然不能。因为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人口的过度增长,只会强化人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延缓甚至阻碍作用。
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材料:人体质量70%是水,缺少2%的水就要发烧,缺少20%的水就要死亡,一个人正常生存每天需
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水资源又是有限的。人口的发展还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带来灾难。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还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综上所说: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该适度,适度的标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但现实如何呢?
二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1 请看课本36页图5-2,什么感觉? 人口过多。1997年世界人口达58亿,1999年60亿,估计到2050年将达到90亿。
2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五,发展中国家千分之十八,其中非洲达三十,而发达国家为千分之四,有的已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组数字能说明什么? 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3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这十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其中亚洲占六个,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各一。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最少,不到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无常住人口。这组数字又能说明什么?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世界人口众多,增长过快,增长速度不平衡,分布不均匀。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后果一、人均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二、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多;
三、全球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发展中国家失业增多经济受阻
五、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老年人赡养问题。
由人口带来的种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虽有成效,但由于人口增长具有惯性,世界人口增长势头还将延续很长时间。为了唤起各国政府人民对人口问题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课堂小节 本节课我们学了人口问题二目内容,一是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可以概括为“五个双重”
双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
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
双重作用:促进或延缓作用
双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双重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同环境保护相协调。
二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课堂练习
是非判断题
1.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两者都是无条件的。
2. 在生产资料限定的条件下,人口增长过多,就会强化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
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为10∶1,1989年扩大到50∶1。造成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但与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关系。
4. 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率,就使各国人口增长马上停止。
5. 人口增长过快,贫困加剧,人们扩大了向大自然的索取;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又反过来使人口更加增多。
选择题
1.在个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人口最少,不到世界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还没有常住人口。可见 ( )
A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B 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D 世界人口急剧增加
2.人口发展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这说明了 ( )
A 人对生态环境是无能为力的
B 人口发展越慢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D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问答题
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人从出生到参加工作前的时间和年迈生病的那段时间,他不是生产者,但仍是消费者,因为他每天都要吃穿住用。
这段话的中心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作业 布置 见作业 本
初三政治事物的发展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教案
选择希望的人生
初三政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教案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选择希望人生》教学提纲
责任与角色同在
2015年中考“蛟龙”入海、“天宫”“神八”对接 科技创新扬国威
灿烂的文明之花
初三政治教案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初三政治教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初三政治教案社会主义
2015年中考学习先进人物弘扬中华美德专题
初三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教案
初三政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教案
关爱是一门艺术教案
自觉服务社会
2013年中考政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专题复习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教案
初三政治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案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2015年1--3月中考时事要点
政治辛亥革命100年 两岸交流大发展专题
2013年中考政治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维护民族团结专题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
初三政治同群众实践相结合教案
2015年中考政治感动十年温暖中国专题
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准教案
初三政治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教案
初三政治教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