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圆,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圆心,圆弧的起点是资源,依次划过产品、废弃物、废弃物综合利用,终点又回到再生资源。这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2005年两会代表的热门话题。
相关图片
一、相关概念的有关解释
(一)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二、涉及有关的初二、初三政治知识
可体现的有关政治观点:
1)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充分做到物尽其才,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协调发展,重点是做到 “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人与自然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可以涉及初二年级(国家与法)第五课《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中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危害、环境保护的原则、相关法律知识、环保的基本国策以及怎样落实中学生的环保行动等
3)可持续发展:初三年级第四课、三课部分 如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可以涉及我国环境的现状以及解决相应环境问题的方法、措施、行动等
4)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