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创新是一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作为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全面丰富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但表现为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内容,而且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之所以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因为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党之所以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因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和前提,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目的和归宿。
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80多年来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不断取得革命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执政党能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关系到党的性质,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荣辱兴衰、生死存亡。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一条自古不变的真理。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以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执政后,我们党仍然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宗旨,从而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化解了各种风险,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教材运用
政治高考论述题的哲学思维解法
巧用无意注意,提高课堂效率
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提高听课的效率 比任何学习方法都重要
如何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
高中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新世纪中国政治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与跨越
社会实践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四读二论”教学法
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设置在政治选择题中的“陷阱”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帝国主义
浅议思想政治课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与价值设计
自由经济意识形态的传播
提高教学质量应勤字当头
“三自一导”教学模式探析
“三四三”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谈高中思想政治科学法指导
新课标下我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建议
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
“五段式”教学法
政治课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让政治课焕发出魅力
政治课的复习效率如何提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