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导学是查字典政治网为您精心准备的,希望教师在教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教认识问题的方法,通过互动式教学安排和过程,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刑法的含义,犯罪的特征,我国刑罚的种类
2.能力目标: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学习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学习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预习导航】认真研读教学目标,仔细阅读教材,并尝试完成下列练习。
1、阅读课本P91事例。
思考:(1)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大面子?
(2)这样的事可以避免吗?
2、阅读教材P91-92中的三个情境。三个情境中的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3、根据三个情境完成教材第93页的表格
【课内探究】
一、头脑风暴
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说一说犯罪具有怎样的特征?它与其他的违法行为有什么区别?
二、师生探讨
1、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正平,32岁,初中文化,系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商业村人,1992年曾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陈正平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经营菊红面食店期间,为琐事与汤山镇正武面食店业主陈宗武发生矛盾。陈正平见陈宗武面食店生意兴隆,遂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潜入正武面食店,将所携带剧毒鼠药毒鼠强
投放到该店食品原料内,造成300多人因食用有毒食品而中毒,案发至今已死亡42人。
9月3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被告人陈正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思考:
(1)陈正平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2)他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及所属违法行为的类别?
(3)陈正平的犯罪行为受到了什么处罚?
2、阅读书本96页的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 开玩笑犯法吗?
(2)如果人们无意之中犯法,可以原谅吗?
(3)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课后拓展】
1.下列属于法律的是( )
①《中学生守则》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①②③D. ②③④
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罚主刑的是( )
A.有期徒刑B.剥夺政治权利C.没收财产D.罚金
3.中学生王某不爱学习,迷恋网吧,夜不归宿,屡教不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罚处罚。这一案例说明( )
A.违法有可能发展为犯罪B.只有犯罪才具有社会危害性
C.犯罪不一定违法D.仅仅靠教育不能减少犯罪
4、作业本
【学后反思】
学习本课后,我有如下思考: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