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查字典政治网为您推荐的我们身边的规则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我们身边的规则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法律。
教学难点:法律的特殊性
【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综合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活动的串联将生活中的规则具体化、形象化,突出学生自身的感受,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规则之美,再通过对比突出特殊的规则法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从中启迪学生思考,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规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学生活动:小游戏:谁更快
谁能更快地从瓶子中更快地把乒乓球抽出来,在一个瓶口比较小的瓶子里,放入用线串好的五个乒乓球,分别请两组同学(五人为一组)上来,比比哪一组能更快地将乒乓球全部取出。
这个小游戏考得并不是眼明手快,而是需要通过组织,使乒乓球能够逐一通过,所以五个人应该经过商量,排好先后秩序,才能最快的把球全部取出。
教师活动:把游戏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境相联系,得出生活需要规则来维持。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到良好的生活需要秩序,而这个秩序需要规则来维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创设情境: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
学生讨论:算还是不算?同学们讨论。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兴奋剂、借助于器械等)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讨论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
设计意图:通过对体育比赛中突发事故的讨论,引出设立规则的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如果没有规则,事情可能就会带无法预计的后果。并自然将课堂引到更严重的交通事故。
2、红灯停绿灯行。
教师播放有关闯红灯的交通事故的影像资料。
学生讨论:发生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你碰到过类似的情景吗?(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明)
教师活动:出示有关浙江省交通事故的数字或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交通事故做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充满现实感,并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提供了条件,加深了学生的心理体验,充分认识到规则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3、交叉换位
学生活动:请学生在教室中实践一下交通规则交叉换座位。
教师活动:不做任何提示,不要提出不许怎样做的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式活动,让学生再次直观感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如果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我们发觉会很顺利,并提出规则是一种美。
三、规则之美
1、感受规则之美。
学生想象:有一组数字任意排列着出现,你能看到什么?分小组合作讨论。
合作探究:将这组数字经过排列组合,发现它是一组很有规律的数字,从而让我们感到了政治之美。
用音乐简谱把这些数字串连之后,我们发现它又变成了一段简短而优美的音乐。播放音乐(或演唱)
2、寻找规则之美
生活延伸:生活中也有许多规则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请同学们寻找生活中有哪些。
如乘车先下后上,山区行路相互礼让,遇危险让妇女、儿童先撤退,拾金不昧,体育比赛更精彩,交通秩序井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寻找数字中存在的规律,真实地去体会规则带给我们的美丽,而寻找规则之美,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体现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3、我的一天,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
学生活动: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如果要你对这些规则进行分类,你怎么分?
设计意图:设置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场景,体现了学习生活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并从对比中自然引出特殊的规则法律。
四、特殊规则法律
是真是假:举四种规则的行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法律、宗教规范),请学生开展竞猜,哪一种行为是法律,并从中寻找法律和其他规则的区别。(可以运用课本中的表格)
社会道德:双休日到市图书馆阅览室看书,要求必须保持安静。
学生守则:在学校里上课,自修课必须保持安静,否则要扣除四项红旗竞赛分。
法律:在法院旁听审判必须保持安静。
宗教规范:每天早上,平阳寺的佛家子弟必须静坐一小时。
同样是保持安静,但他们却各有不同,通过对比找到法律的三个特殊性:
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游戏、比赛、讨论,明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体现了在活动中学习,在体会中成长,并解决教学难点: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则,有什么特征。
五、课后延伸活动
制定规则:现在老师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同学们想不想去?但老师又很为难,怕出去碰到安全问题,请同学们帮助老师制定一些规则,使春游能够安全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延伸,使学生明白遵守规则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规则意识,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体现新课程人本理念。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当代的中学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中少数人(尤其是初中生自身的长辈)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甚至有违法的行为:如逃票乘车、闯红灯等现象,使学生在生活中受到了一种负面教育,所以,教学活动可以安排很多,但在活动后,要让学生真正去落实还有待于对学生行为的强化,把课内的思想真正转化为课外的行动。如何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并把这种正确的态度带到生活中,学会做一个自觉遵守各项规则和法律的人,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丁元竹:怎样以“好官员”引领出“好社会”
时政热点:派驻监督要发挥“从严执纪”实效
工匠精神能否生长,要看制度“指挥棒”
互联网企业价值观端正方能致远
时政热点:监管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甩老”难题需要老有所养制度破解
社会热点:“最难就业季”要“弱势补偿”也要观念更新
时政热点:干部多下基层群众才不会“行路难”
童工之死,留守少年的最坏情境
经济热点:造假全球化需要国际合作来医治
让百姓在家门口踢上球,比国足进世界杯更重要
时政热点:谁给了“副站长”吃空饷的权力?
治理校园欺凌须“宽严相济”
政策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文化热点:婚礼形式多样化要以文明为旨
26岁干部贪百万,是“不懂事”还是太“世故”
文化热点:杜绝校园欺凌需全社会共同守望
经济热点:保健品靠忽悠获暴利谁之过?
时政热点:实现中国梦不能丢掉“老祖宗”
政策解读:发改委解读:改革先行 加快释放“双创”活力
比“塌陷区学校”更可怕的是“秘密”
2016年5月18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经济热点:“疯狂一元购”不能成为市场监管的边缘地带
新时期如何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
讲好中国故事到底难在哪里
2016年5月19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社会热点:治理群租房 规范比禁令更有效
“最牛环保街”真的环保吗?
文化热点:朋友圈拉票是一件皇帝新衣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