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的概念;我国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的作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危害;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关于维护公共安全的有关规定。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逆向思维、多角度分析,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如:有法律约束是这样,无法律约束会如何?轻微违法怎样处罚?严重违法该如何惩治?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在生活中能做到自觉守法。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分析:
(1)扰乱公共秩序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之一。说它是重点,是因为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而这就需要社会的稳定。要保持社会的稳定,就要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否则,扰乱了公共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就必然使社会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地进行,这就必然损害人民的利益,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把这一问题当作重点处理,能够从反面教育学生,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教学中讲述这一问题时,可以列举大量事例,也可以剖析一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具体分析其危害。总之都是要从反面警示学生:不能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不能做损人害己的事,法律绝对不可违犯。
(2)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一些规定,是本框的重点之二。学法总要知法,这是依法办事的前提。只有知道条例的具体规定,才能在公共生活中按条例去办。因此,对于条例中的内容,应作为重点来处理。
难点分析:
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这部分的文字较少,但容量较大。它采用简单枚举法,说明了四种行为都是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对此要予以必要的制裁。学生可能会对此感到比较费解。教师在讲解中不必各类情况都讲到,可用教材上的例证或补充新的例子,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变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对这些例证分析其一二即可。
教法建议:
本框教材内容浅显易懂,且有较强的可读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即运用读议法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创作表演小品,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故事。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有关治安行政管理的最重要的一项法规是什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导入新课:
案例分析:
(1)2002年4月20日下午1点多,在开往东直门总站的359路公共汽车上,一个身高1米8以上中年外国男子突然对好言劝说他不要把脚放在汽车引擎盖上的中国女司机孟秋生大打出手,被打得鲜血直流的孟大姐被迫紧急停车。该名外国男子还殴打上前劝阻的乘客,用下流的语言和动作辱骂围观的群众,在记者采访拍照时还追打、威胁记者。在场的乘客和群众人人义愤填膺,但大家都采取克制的态度,协助110巡警将该名外国男子抓获。
学生讨论分析这名外国男子的行径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分析角度:对女司机的危害;对其他乘客的危害;对周围群众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对他本人的危害。
然后再来听一下专家的说法:
专家说法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范愉:如果这个美国人不是外交官的话,不享有外交特权的特定身份,那么就要按照中国的法律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范教授说,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是这种情况,就应该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解决。她说,首先要由公安机关对这件事情的性质作出断定,结果不是特别严重,就有可能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涉及到民事赔偿的部分一并解决。如果被打的人伤情确实很重,则要进行法医鉴定。范教授说,关键是要看伤害的后果。
杨绛谈“什么是好的教育”与被脸谱化的中西教育
文化时事热点:高考时间到,期待“作弊入刑”发威
经济时事热点:创新争先,汇聚迈向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
社会时事热点:家庭医生服务绕不过医改这一前提
“副市长住窑洞”不该过度被消费
文化时事热点:女不强大天不容,谁的坚强不是一场迷途?
经济时事热点:消费时尚非原罪,绿色消费才叫酷
时政热点:退休待遇“从副省级降至副科级”,警示耳光打得好!
经济时事热点:养老金入市不是救市信号
时政热点:“直播执法”呈现法治社会透明度
经济时事热点: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国际产能合作
发改委解读:推动航空制造转型升级 适应通用航空业发展
下学期初中政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文化时事热点:在今天的中国阅读孟德斯鸠有何特殊意义?
实现全球“零饥饿”需要分享经验
2016年高考政治热点总结
社会时事热点:“准考证谣言”为何每年都在传?
文化时事热点:莫言正在创作反腐小说 会有新颖的角度呈现
文化时事热点:让网络直播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6月5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海归公考热“”真的是“伪命题”吗
社会时事热点:“高考工厂”与落后地区话语权缺失
发改委解读:设定水资源消耗上限 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丢肾门”后的名誉之诉可以多些
环境时事热点:保住青山绿水 守住金山银山
经济时事热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
时政热点:切莫把换届纪律当作“儿戏”
社会时事热点:“僵尸车”并贴14张罚单,谁来为管理部门“贴条”
文化时事热点: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成寅过世
社会时事热点:老家旧宅并不能为官员清廉“加分”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