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查字典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政治教案: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国宪法对思想道德建设内容的规定;简要说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列举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有关法律规定,表明法律保障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正面现象和反面现象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了法律规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注意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当地文明公约,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逐步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既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框的难点。
它作为重点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必须要下大力气,而这力气下在何处,关键是在教育。没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无法搞好的。另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必须依靠法律。只有有了法律的保证,才能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法律化,才能防止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出现,才能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它作为难点是因为,教材并没有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巩固必须依靠教育,而这个问题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向学生讲清楚。教师讲解与学生的理解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有关法律规定是本框的又一个重点。因为首先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这部分内容;另外,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认识。
教法建议
(1)采用小品表演法;
(2)采用事例分析法;
(3)采用讨论或辩论法。
(4)观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
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新课:
漫画分析:
展示两幅漫画:漫画1、启事的变化;漫画2、袖手旁观。
学生对这两幅漫画进行分析,说明人们的精神道德已出现滑坡,很多人只看重物质利益,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内涵,甚至对于生命也持漠然态度。这种现象的蔓延,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冷冰冰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引出本框框题。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可以再列举两个正面事例:1、教材上华西村的事例;2、唐山地震后重建的事例(详见扩展资料)
一、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了明确规定(板书)
(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主要采取讲解的方式,讲清以下几个知识点)
时政热点:终身追责为政绩冲动套上“紧箍咒”
时政热点:官员年龄造假不是小问题
时政热点:治理“小官大贪” 须从行政削权入手
时政热点:公职人员吸毒源于“三圈”不净
时政热点:释疑“神童”官员,勿要陷入不可知论
时政热点:为当代焦裕禄谷文昌们点“赞”
时政热点:“两个责任”要屏蔽掉“好人主义”
时政热点:“关键少数”靠什么引领大多数
时政热点:让领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时政热点:“国家自主贡献”彰显中国担当
时政热点:去高尔夫腐败标签需慎用“推土机”
时政热点:赋权于民兑现官员损害环境终身追责
时政热点:“审计风暴”后面该是“反腐风暴”了
时政热点:筑牢国家安全的制度堤坝
时政热点:对想摆平纪委的干部何不请君入瓮
时政热点:“小偷反腐”只是一场“黑色幽默”而已
时政热点:给中纪委的“随手拍”点赞
时政热点:让“三严三实”成为改革的“总抓手”
时政热点:领导没远离群众何须“亲自试吃”
时政热点:心中有党,就是政治的明白人
时政热点:用好“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
时政热点:处置“官员博导”应“两条腿走路”
时政热点:“廉政套餐”吃出反腐味道
时政热点:干部“回炉淬火”重在“治病救人”
时政热点:改革发展需要开拓良将
时政热点:“暖胃”书记“两天啥都招了”错在哪里
时政热点:别漏掉“偏门”,却养肥了“苍蝇”
时政热点:局长殴打女员工用的是拳头还是权力?
时政热点:还有多少官员 等待退休后“被扶贫”?
时政热点:贪官认“干亲”,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