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西部地区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同时西部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多有宗教信仰,因此强化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文章以青海省为例,通过分析当前青海省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提出了提升新时代西部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青海省
一、当前青海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座谈结果显示,当代学生普遍存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视为副课的观念,存在学好学坏一个样,分数高低一个样的想法。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三支队伍投入的精力不相匹配。同时,我省世居的藏族、回族、撒拉族、蒙古族等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单调,缺乏创新。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目前我省高校思想政治课授课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法上,仅在个别本科院校采取了案例法、观摩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形式,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课老师提出的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同时,由于我省大部分高校专职辅导员配备未达到教育部1:200的要求,同时还要兼任专业课教学、办公室、教学秘书等工作,很多辅导员疲于应付其他工作,且多为非思政类专业背景,导致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上鲜有研究,工作形式单调,模式僵化。3.课程思政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不够。青海省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新模式,通过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等营造全员思政的氛围,但在实际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相关学科科学家、领域内著名学者求学故事或科研经历等为背景开展思政引领,起到了一定的课程思政预期效果,但部分专任教师出现了融合突兀、内容生硬等情况,导致课程思政并没有取得实际效果。4.缺少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据调查,我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少实践教学,而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形式也恰恰是社会实践。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大力拓展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是提高青海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最佳途径。5.针对性不足,缺少对我省高校学生特点的研究。我省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加强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具有青海高校特色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学校思政课还是辅导员、班主任日常管理都采取的统一模式,缺乏针对性和特殊性,没有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6.没有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氛围。在与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访谈中发现,我省高校普遍存在单打独斗现象,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并没有形成三全育人的良好育人氛围。多数高校教师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的事。从侧面说明了我省高校教师在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要求上出现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二、对提升青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建议
1.丰富课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在使用讲授法的同时,在适当课程增加案例法、观摩法、网络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方法,开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新途径。翻转当前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大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发挥课程育人主体功能。加强学校校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特别是充分利用我省红色基地资源,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展品讲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最好的老师。创新作业模式,对现有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进行改革,由当前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修改为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三部分构成,加强理论结合实践,让理论运用在实际生活中。2.大力发展易班建设,打造网上思政课堂。在当前互联网随时随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我省高校更应该大力建设易班等网络思政平台,并且要让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角。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趣味性。选拔思想政治过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学工干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组建一支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在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话题中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讲思政、用优秀传统文化讲思政,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讲思政,用社会热点讲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3.加强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和帮扶力度。针对我省高校普遍存在本地生源占比多、少数民族学生占比多、农村生源学生占比多、贫困学生占比多的四多特点。建立一套具有青海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入党,强化法制教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史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唯物主义教育,通过让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质量调查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帮扶政策等形式,坚定少数民族学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把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经济帮扶与精神激励二合一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有机融合。4.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心理关怀。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深入构建关心发展,更关心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格局。特别是针对贫困学生、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青海籍学生普遍好羞、不善言谈、自信心不足等现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解压、个别谈话等形式改变其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弊端。同时,尝试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制,即一名教师承担一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做好困难帮扶工作,激发特殊群体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担当时代责任的内生动力。
三、加强协同合作,让思政教育融入生活
就青海省而言,各高校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多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但在实际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仅有部分研究生,因此和本专科学生接触的时间仅为课堂。而课堂上主要内容为理论授课,缺少对学生生活的指导和探讨。据了解,我省高校专职辅导员多为非思政类专业背景,在政治性较强的工作中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其他院系兼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弥补辅导员工作短板。让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探索课程思政新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影响力
鼓励各学科教研室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大纲,采用集中备课的模式,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讨和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同时,各教研室通过专题研讨、试讲等形式积极摸索最佳的思政融合方式,让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课程思政课程,可以采取网课、录播等形式提高课程思政影响力。
五、严格落实十育人制度建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个部分协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全员的管理并落实责任,让学校全体工作人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和落实者。根据岗位特点,通过课程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资助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通过制定相关制度、管理措施、奖惩机制等方式形成长效机制,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成为常态。
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卷2015
高一政治专项练习题《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高一政治专项练习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专项练习题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一政治上册期末质检试题2015
2015河北冀州中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卷
高一上册政治期末试卷2015
2015高一历史下册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5高一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
高一政治练习题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一上册政治期末试题2015
2015高一政治练习题《依法纳税》
温州市期末联考高一政治试题卷及答案
高一政治练习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2015高一政治上册期末调研检测试题
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2015
高一历史练习题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高一政治上册期末测试题2015
2015许昌六校高一政治上册第一次联考检测试卷
第一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一政治检测试题2015
2015高一政治必修一综合训练题
2015高一政治期末试题
河北冀州中学期末考试高一年级政治试题2015
高一政治上期末试题2015
2015承德市联校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一政治试卷
2015石景山区高一上学期政治期末试题
2015秋期高一思想政治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怀宁中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政治试题2015
2015高一政治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练习题
重庆一中高高一上期考试政治试题卷2015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