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中的人本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思想有契合之处,借鉴管理学领域中的柔性管理方法对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一定的作用。柔性管理方法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在教育中采用非强制性的手段,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在教育对象心中产生一种内在的说服力,从而将组织意志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现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管理方法
一、情感激励法:关注情感需求,形成情感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个体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有情感的参与,才能形成道德认知,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运用情感激励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情感需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以受教育者的需求作为切入点,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从他们最关心、最好奇、最关注的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需求的关注应当具有针对性,把握不同学生情感的个别差异,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科学评价和引导,才能使得每个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能获得满足其需要的情感体验和认同。二是加强师生互动,形成情感认同:杜威认为,社会生活不仅和交往完全不同,而且一切交往都具有教育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间的互动活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关键,而情感的维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基础和纽带,师生之间积极的交往互动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情感认同,引起感情共鸣,达到思想认识趋同。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心理契约法:建立非正式关系,满足双向期盼
心理契约一词来源于美国组织心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他认为:在组织与员工相互作用的工作关系之中,除了正式签订的雇佣契约之外,双方还存在隐含的、非正式的相互理解和期望,这样一份隐性契约同样是决定员工工作态度和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因此,可以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对彼此的期待也同样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于规章制度等硬性规定,由于心理契约是基于契约双方的双向期盼,没有具体的明文规定契约条件,因而契约成功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契约双方共同遵守契约精神并且建立稳定的信任和依赖关系,二者需要真诚信赖对方并坦诚相待,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实现双方的共赢,满足双方的期盼。如果有任何一方的期待过高或过低,不再遵守和维护彼此预设的契约目标,将会导致契约失灵。一是要建立非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是相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正式师生关系而言,脱离了特定的教育环境以及社会普遍的角色定位,非正式关系中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相应的权利义务也没有高低多少之分,这符合心理契约的自愿原则和自由选择的契约精神。二是要加强互动与干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教育的前提,对于心理契约的运用尤为重要,尊其师,信其道,信任是联系师生双方的纽带,师生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双方信任度和认同度降低,进而导致契约失灵。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预,防止契约失灵。心理契约基于双方期盼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契约主题的主观性决定了心理契约的不稳定性,契约双方任何一方感到不满,如教师不满学生不遵守规则,学生不满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有可能导致契约失灵。
三、模糊评价法:寻找满意解,进行跟踪式评价
对教育过程、方法等进行评价是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价可以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改进,同时评价也是受教育者反映意见和考量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中肯的评价结果可以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起到激励的作用。传统教育评价模式存在过度量化的弊端,由于评价结果会对被评价者产生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成为常态。比起注重量化考核的刚性评价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的方法更加关注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变化,采取模糊评价法。一是要创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年龄参差不齐、性格迥异、经历不同的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学生具有追求个性、思维活跃等特征,思想观念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多变,因此,面对大学生模糊性和非线性观念,模糊评价法摒弃传统教育理念中的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观念,注重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品德的考察和评价,设置评价标准更加柔和和科学化,要寻找满意解,而不是最优解。二是要进行长期的跟踪式评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抱有一劳永逸的心态,同时切忌一槌定音式的终极评价。学生也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动态观察和记录。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不能急于一时的对错,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讲究细水长流,重视不同阶段之间的交接,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学习和教育者之间也应该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工作,如果有必要可以逐个进行访谈和交接,做好过渡工作,以便之后教育者更好地展开教育工作,而不是仅仅凭借学生档案中某一时段的记录来判定学生之前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模式的人本性和科学性的体现。
四、环境熏陶法:润物无声,寓教育于无形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环境熏陶法以其非强制性和渗透性的主要特征成为不同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方法的重要存在,柔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倡导运用环境熏陶法在于其无形化、非强制性和适应时代的特征。首先是无形化和非强制性,这也是柔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不借助特意的教育课内容或特定的教育工具,通过创设先进的文化环境或有效利用学生周边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进行熏陶和感染,培养其思想政治品德并使之升华,教育方式非强制,育学生与无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是环境熏陶法的时代特征,环境是变化着的,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政策的要求,学生周边的环境不是一尘不变的,通过改变环境能够反映时代的特色和回应政策的要求,使先进的社会主义主楼思想在环境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并逐渐渗透在学生的潜意识中,产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通过创设先进的文化环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开放活跃的网络环境和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要善于创造和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的影响。一是利用好开放活跃的网络环境,借助网络平台,在网络世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帮助受教育者有效辨别不良心,避免他们误入歧途,这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有关学生恋爱、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构建一个相对于真实生活更加宽阔的虚拟空间,让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讨论,产所预言,发表自身的真实感受了,教育者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适当关怀和鼓励,对存在疑惑的学生进行慢慢教育,慢慢渗透,由内到外、由浅至深,从而达到柔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二是创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大学连墙壁也会说话。文化环境可以对人产生巨大影响,校园文化是需要师生共同创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给学生带来舒适的直观感受,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隐形功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无时无刻无处不在感受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无形化的效果。
苏教版初二政治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月考试卷下载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下载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下载
湘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二单元测试题试卷下载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练习下载
心有他人天地宽习题第四课时下载
友好交往礼为先练习题第一课时下载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单元训练下载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教案 爱在屋檐下第四课时下载
心有他人天地宽试题第二课时下载
陕教版初二政治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下载
爱在屋檐下复习教案第三课时下载
我与父母交朋友习题第一课时下载
第四单元 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单元训练下载
初二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下载
苏教版初二政治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月考试卷下载
网络交往新空间试题第二课时下载
心有他人天地宽练习题第一课时下载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
苏教版初二第二学期思想品德试卷下载
网络交往新空间练习题第一课时下载
八年级第一学期思想品德期末检测题和答案下载
粤教版初二政治期中测试题下载
八年级政治下册各单元练习和期中期末试题下载
粤教版第一学期初二政治期末模拟试题下载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中复习题及答案下载
我与父母交朋友测试题下载
爱在屋檐下习题第四课时下载
心有他人天地宽复习教案第三课时下载
陕教版初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下载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