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其进行重构,以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新的逻辑,赋予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修身养性做起,以齐家治国规约人人和谐相处,以平天下为共同的时代担当,为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大学》;新时代;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核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要遵循,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思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进程。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篇(以下简称《大学》)。《大学》其中所阐发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培养圣人君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当前应积极推动《大学》中修身之法、齐家之方以及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一、《大学》思想概述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目标是要成就圣人。朱熹选北宋五子之文编著《近思录》,其中卷十四便是论述儒家进学的终极目标学圣人。张载也说,二程从十四五时,便脱然欲学圣人[1]。圣人的重要德性便是修齐治平,亦即内圣外王,这在《大学》中有集中体现。《大学》出自先秦儒家经典著作《礼记》第四十二篇,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是与小学相对而言,主要阐述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或称大人之学[2]。《大学》开篇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概括修身的道德教育纲领,其中明明德是根本,亲民(程颐以亲为新,意为新民)以及止于至善是目标。其后,《大学》进一步突出修身的重要意义,提出修身为本,在修身的过程中以格物、致知为方法,以诚意、正心为过程,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目标。至此,《大学》形成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完整儒家道德教育体系,并向后世展示出其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典范圣人。古人认为,天降生民,皆具仁义礼智之性,然因气质的禀赋不同,或被后天物欲所蒙蔽,特以教育复其性,也就是恢复人虚灵不昧的性的全体,这就是大学教育的目的所在,亦即内圣[2]。然内圣以明德为根本,复性是个体教育的目标,君子的目标不局于此,当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终极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即外王。
二、明德修身思想的教育价值
(一)《大学》明德修身思想
明德修身是中华传统道德体系的核心。《大学》开篇即表明明德为本,明明德,朱熹阐述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1]明德是人的光明澄澈的本性,通俗点说便是人光明正大的品德,而明明德则是指弘扬此光明正大的品德,明明德于前,亲民止于至善在后,人当自明其明德,再推己及人,使己之德影响他人,使之去其旧污,可知明明德乃为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慎德、德本财末是《大学》在个体道德修养上的辩证阐发。《大学》指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国家要稳定良性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道德的建设更为重要,如果国家的总体发展方向是以德为本,以德聚财,才会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倘若本末倒置,哪怕得到了财,也会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二)明德修身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3],揭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崇德修身,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大学》蕴含着以培养光明正大的品德为根本,以人人去污图新为方向,以最终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为目标的内圣道德教育理念。积极学习和弘扬《大学》关于德育培养的教化方式,在个体德育培养目标上,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齐治平的伟大复兴。
三、齐家治国思想的教育价值
(一)《大学》的家国一体思想
(二)齐家治国思想的时代价值
四、平天下思想的教育价值
(一)《大学》的平天下思想
平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向往,是修身的最高理想追求。《大学》的天下是指古代中华神州大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与多种宗教并存的大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倡导天下观,讲求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华共同体不断兼容并蓄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历经五千年风雨坎坷,仍然并肩前行。
(二)平天下思想的时代价值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分化、政治秩序、文化冲突、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等问题使得整个世界冲突频发。为解决这些问题,谋求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多次在不同重要场合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到2015年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提出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传递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坚持合作共赢、追求国际公平正义、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追求持久和平、彻底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把人类始终追求的和平、安全、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平等、自由等理念完整地注入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中[5]。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平天下的传承与超越,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超越了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必将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民共享世界美好未来。
十五课第一框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初三政治说课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走进中学》说课稿
情绪——奇妙的“窗口”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丰富多彩的情绪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勇于开拓进取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