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ժҪ】孝道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孝道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现实的需求。孝道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目标和内容上的相通性,我们应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平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此外,将孝道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效性,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水平,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道德力量,同时对中国老龄化中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有重要的补益作用。
【关键词】孝道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
一、孝道思想的形成背景
简体字的孝,是一个形声字,由老字的上半部分和儿子的子组成,寓意子孙搀扶老人。孝道思想起源于对先人的崇拜及更为久远的带有原始色彩的生殖崇拜。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劳动力的多寡是获取物质资料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生殖崇拜的产生也就不可避免,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原始的崇拜形式;在没有文字及纸张记事的原始社会,经验以及技能的获取只能通过老人们的口头相传,敬老这一观念也就慢慢在人群中达成了共识。共识和崇拜逐渐衍化成孝道思想。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历久弥新,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孝道思想最迟起源于西周时期,这种思想在当时发挥了巩固统治者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阶级性功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奴隶制逐渐瓦解,私有制缓慢出现,诸侯为了土地相互征伐,社会秩序稳定不再,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派继承了前朝孝道思想的理论实践成果,把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孝道思想拉回人间,丰富了孝道思想的内涵:尊祖敬宗,孝敬父母,和睦家庭成员,延展性地指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1]把孝提到了防止人犯上作乱的高度,并认为这种思想是儒家核心思想仁的根本。汉时,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统治者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儒家的孝道思想所具有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使民众不犯上到以孝劝忠。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孝道思想的内涵加入了愚孝愚忠的成分,抹杀了人的自由平等的天性,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孝道思想的本来意义。我们在弘扬、传承中国这一传统思想文化之时,一定要对此善加甄别。
二、高校德育融入传统孝道思想的必要性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呼唤孝道思想的重归
就大学生本身来说,他们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但也存在心智不成熟,看问题不全面,容易冲动的特点。从外部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外来思想也在不断涌入,这些思想有些是先进的、科学的,但也有愚昧的、落后的、反动的。从国内来说,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利益不断被重新分配,导致社会公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2],这些变化也会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上来。从信息的获取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大量信息向当代大学生扑面而来,电子计算机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这一群体随时随地可以接受自己想要接收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多大学生无法分辨那些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还是腐朽愚昧落后的信息,特别是当这些信息披上所谓的民主自由的外衣后,其辨别难度显著提高。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是影响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质疑,对大学生进行蕴含孝道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现实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他们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升华到有国才有家的意识,把古圣先贤的忠孝思想吸收、转移到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忠诚上来。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美好生活是来自党和国家的艰苦奋斗,党和国家像父母一样保护着我们。有了这样的认识,大学生就会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主动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全面地看问题,他们心中疑惑的根源也将得到彻底的铲除。
(二)有利于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形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思想支持
传统儒家思想主张:孝为仁之本,而仁就是仁爱万物,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3]也就是说,仁人会将对父母亲人的爱推广到对万事万物的爱,这种类推的思想,是我国思想文化的一大特色,为我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进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上的支持。既然孝敬父母是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那么整个生态系统,整个自然界,整个地球都在为我们提供各种物质资料,使我们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我们更要关爱、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为了一己私欲,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乱砍乱伐,乱捕乱杀,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人类的活动不仅伤害了大自然,更伤害了自身,时代呼吁人类对此作出积极反应,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西方学者首次提出了现代意义上系统的生态伦理概念,将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推广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意图用道德的柔性力量约束人们愈益肆无忌惮的行为。这种新的思想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广大学者积极探索,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这种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与价值也逐渐为人所知晓。我们可以把传统孝道思想中蕴含的仁爱万物精神加以发掘利用,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视角,将生态道德规范深植于大学生心底,让他们明过去、知未来、尊自然、爱自然,使其自觉积极参与到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来。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养老观,以期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及全社会的重视。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超过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算迈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我国总人口的13.26%,且这一比重还处于逐年上升状态。可以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对党和国家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4]西方发达国家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太大,这就限制了我国进一步健全已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再者说,健全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不可能完全解决养老问题。对老人的奉养绝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奉养,精神上的奉养更为重要。孔子在几千年前就认为孝就是敬养父母、顺其心意、和颜悦色,这对于解决我国现时代的养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道德层面上的解决出路。所以,将传统孝道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加快大学生正确的孝道观、养老观形成的进程,让他们更好地担负起为人子、为人女的责任,这也是群众路线在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三、孝道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充分利用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平台作用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加上就业率问题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相当一部分老师以及学校领导把聚焦点放在了对学生的应用型技能的培训上,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却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孝德教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5]这给予了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思想教育也要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主平台这一坚强阵地的深刻启示。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家庭美德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就可以从最基本家庭孝道讲起,从小处入手,加深学生印象,增强课堂效果。此外,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让课堂内容活起来,力促情景交融。另外,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灵活转换。最后,要根据学生实际认知能力以及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教育目标,以免让学生出现因目标过低产生懈怠情绪,也避免因目标过高使学生生出挫败感。
(二)营造校园孝文化氛围,积极倡导实践
学校应有意识地在校园开展各种各样的蕴含孝道思想的活动,营造浓厚的实践氛围,让孝道思想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入脑、入心。首先,利用各种节日来强化教育效果,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形成了很多与孝有关的节日,我们可以借这些节日展开丰富多彩的、有共同心理基础、能产生心灵共鸣的活动,如清明节、重阳节、教师节、中秋节等,这一系列节日是我们向学生传导孝道思想的现成节日载体。其次,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人物的典型模范作用,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6]所以我们应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来宣传孝行典型,触动受教育者内心最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在选取典型示范人物时,切忌好高骛远,应尽量选取身边发生的人和事,因为当代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又喜欢用批判的态度看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所以,我们选取的典型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又近在眼前,消除怀疑空间,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并自觉向典型人物学习。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对模范典型人物进行合理地拔高是合适而且可行的,但是我们应掌握好度,以免过犹不及。
(三)重视家庭、社会教育作用,形成全方位教育格局
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下长大成人,这必然会使孩子产生不同程度的惯常心理,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感恩之情无从生发;也有一部分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只重视智力教育,以期孩子以后能建功立业,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还有,有的家长未能履行养老敬老的义务,轻视以身作则这种无形的教育方式,这也会影响孩子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培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既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有关部门应建立成人德育中心,教育为人父母者,让他们努力提升自己,改正自己错误的教育意识,并以身作则,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性人才提供早期帮助,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心作用。就社会层面来说,政府的积极作为在人们孝道思想养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尤为重要:首先,政府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用硬约束规范人们孝的行为,为传统孝道思想的有效继承提供制度保障;其次,有关部门应为孝道思想的传播、践行活动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提供物质、组织以及其它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手机为代表的电子设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使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覆盖面更广,信息接收主客体角色转换更为便捷,这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教育平台。但是,新的传播媒介也给信息受众带来了数量众多的垃圾、庸俗信息,使人不胜其扰,对其积极作用的发挥有一定抵消效果,有关部门应对其加强监督力度。
新课标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策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本要讲究技巧
2016高考政治复习四方法入手提高成绩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备考要将课本与时事结全起来
2016高考政治复习提高成绩的方法
高考政治复习需通过做题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复习计划及重点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整合提升的两个方面
高考2016年政治一轮复习要注重巧做题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大纲解析
高考政治分析题得高分方法分析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需要及时进行
盘点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备考六点建议
盘点有效提高高考政治复习效率的三个秘方
盘点高考政治复习提高效率的四个方法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主观题得分方法
备战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的六点建议
高考政治复习要以高考的角度看待问题
高考一轮复习政治要注重巧做题
2016年高考政治热点材料探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要熟悉考点,关注时政
学霸分享高考一轮政治复习应多总结方法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做题要看自己的情况
盘点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三整理
名师讲解2016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要点
201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一二三策略
高考一轮复习政治需彻底清扫知识角落
高考政治复习论述题答题的基本要求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先从梳理知识点开始
高考一轮政治复习需要强化自己的弱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