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开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育变的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要在提升初高中生知识技能的条件下,侧重对他们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栽培。但中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因此根据这些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师素质、受教育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让中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
随着重视综合素质能力教育的逐步进行,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对初高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的认识匮乏且不成熟,因此,能否在中学中,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当前存在的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存在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在中学,存在极为丰富的研究价值。
一、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1]所以,相对智力要素来说,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控制脾气、坚定意念等能力。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现实意义
(一)对中学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意义
有助于中学生成为政治教与学的主角,让他们融入老师的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增强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目的、丰富了教育内容,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更多的加入兴趣教学等。
(二)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意义
首先,对初高中生采取培养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策略,是一名合格思想政治教育师应具备的技艺,让他们活学活用,增强自己的教学的本领。其次,在思想政治的随堂实践中,尽管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以较为隐蔽的方式表现在教学的多重步骤中,它却不会明显的影响课堂效果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认知。而且有利于教师专注思想政治学习,更新教育观点,使得教师自觉把注意力放到素质教育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三)对中学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的意义
第一,新课改在各地各高校的要旨是不根据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理念,因此,培养非智力因素有利于中学生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进程,推动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第二,有利于他们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本身是主角,而教育者是配合自己学习的配角。[2]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让非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引导中学生加强对自己作业、成绩、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及时的反思。
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
有一部分处于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他们不受管束,想要释放自己独特的个性,甚至觉得自己已经具有了完美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主动寻找学习机会的概率是非常不客观的,当然还有部分学生也想要学好学会学懂知识,但可能由于方法不对等原因在似懂非懂的状态下继续学习,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越来越厌倦,失去学习的动机。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门主学科,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应付语数外的考试上,学生的这种态度会减弱他们的学习动机。
(二)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兴趣
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学习兴趣度比例的失衡足够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教育界的重视。一般思想政治学习成绩弱的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教育课,他们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不会主动学习课内知识,更不用说主动地去学习课外知识了,当然这也是导致学生政治成绩下降的直接原因。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是比较喜欢这门学科的,因为他们会主动地探索其中的有趣点。
(三)学生缺少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信心
虽然我们现在提倡并开始注重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模式依然存在的形势下,给学生贴标签的现象屡见不鲜,依然存在着教师偏心的情况,有些思想政治教师会依据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来断定一个孩子的人格品质,盲目的相信分数高就代表人格高尚,这样的学生就有资格被原谅一切,这样不仅不会使成绩理想的学生在人格发展上进步,还会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因明显的区别对待而产生深深地自卑感,就会自暴自弃,最后不得不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处于被动,没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这些表现都体现了他们在这门课学习过程中不敢表达,不相信自己,缺乏学习自信心的表现。
(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没有足够的耐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学生会面临多方面的诱惑,网络,电子游戏等等,容易造成中学生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学习:边看电视边写作业。加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考察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把握,平时作业甚至是考试以主观题为主,答案灵活且繁琐,这就会使学生厌倦写思想政治课的作业,会没有耐心审题而直接参考答案等等。又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是主科并且它初中阶段更多的涉及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建设及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高中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方面使学生了解时事政治辩证的看待问题。因此在有些中学生的潜意识里可能不会像重视语数外一样重视思想政治这门课程。
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非智力因素的措施
(一)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模式
第一,将思想政治教学案例与知识点结合,鼓励中学生向成功人士学习,从身边的小事启发学生,引入政治课本的知识点加深他们对主流价值观的理解与掌握。第二,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多样化的课堂,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多彩多样。因此,应该更多的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中加入游戏教学。
(二)将非智力因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心中
第一,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使学生摆脱束缚,勇于创新,使学生在获得尊重的基础上充满自信[3]。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更需要保持着温和平静态度,去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和麻烦,妥善处理它们的联系。对初高中的孩子们多理解,多鼓励,不将的负面情绪传染给他们,更不能因私事,违背所坚守的事业理想与职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强大的力量。第二,对学生的赞美和期许会产生心理学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被成为罗森塔尔效应),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夸赞比课本知识更具有说服力,教师简单的一句加油,你可以,或许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当思想政治教育者站在三尺讲台上时,要表现出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加强烈的亲切感,因为这门学科的教师的本身就比其他学科教师担负更大使命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对完美回答了问题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评价,对没有回答上来问题的学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暗示提醒并加以引导。如果学生是真的回答不上来了,教师可以给他说一个微笑,因为学生这时是处于一个精神高度紧张且自我惭愧的状态。中学生这个阶段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经常会有学生为了面子,而选择用先自我否定的方法躲避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告诉他们试了才知道你自己也可以很优秀的,千万不要自我否定。非智力因素的加入,会使课堂氛围才会越来越活跃,学生的举手率也会提高[4]。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课程的安排是否满意,是更能接受多媒体教学还是课堂交流式教学法等等。其次,指导学生树立准确的成就动机,需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勤奋刻苦,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更多的课外知识,多读书,多看新闻等,所以不能将成功与挫折归于天赋,要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归因观,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一个人的天赋而决定的,而是由于个人后天的努力。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制订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多采用启发式课堂教学。
2.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兴趣
第一,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本身所应具有的有趣知识点,并通过教与学的课堂互动来表现出来。比如说在讲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与生活》中的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时,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同学们举例说出自己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运用教室里的潜在教具,如墙壁的标语、班级口号等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第二,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通过看新闻联播,看娱乐报道来总结热点问题中可以课堂用到的知识点,在探究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并相信自己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5]。多听、多看、多想,找到适中有效的策略,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的价值,这样也会增加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的自信心。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像物理数学那样有固定的模式让学生照葫芦画瓢,它在符合一定规范的情形下,是允许学生自由发挥的。当讲到初中课本中如何看待友谊时,学生可以回答好的一面也有权利回答不好的一面,作为教育者所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引导。给予肯定,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捷径。
4.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志力
第一,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敢于在尊重书本知识的前提下敢于质疑权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志,多鼓励少批评,多交流少评判。通过在课堂或者生活中教育者多肯定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要全盘否定,教师也有出错的时候,培养他们积极创新的学习探索精神,是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习的获得感,培养他们的意志自觉性;第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识果断性,多开展趣味活动,比如一场关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辩论赛,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形成处事不惊的习惯,也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养成顾全大局的性格,不因小失大。
五、结论
培养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尤其是在培养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更为漫长和曲折。初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担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需要不断的响应党的号召,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衡发展。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让中学生在学习中认清自我,就需要着重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育,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陈晓星,游华.数学分析教学中重视促发非智力因素[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414-415.
[2]王萌.浅谈思想政治生活化教育方法[N].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学报,2015,(14):141.
[3]谢庭香.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4,(5):62-65.
[4]罗欣.论非智力因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D],硕士学位论文,江西理工大学,2009.12-26.
[5]唐蓉双,陈铭彬.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09):198-200.
作者:张文芳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中华文化
14高三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国家收入
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收入
高三2014年必修政治同步训练题汇总
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生产
14年高三政治必修同步练习分配
14高三必修政治同步训练政治选修
20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上册
14年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创新
2014年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联考
2014高三政治必修同步练习多变
高三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分配
2014年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10月
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民族精神
14高三必修政治同步训练题政治经济
2014年高三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多彩的消费
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上册
14年高三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价格
14年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分配
20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学情
高三2014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国家收入
2014高三必修政治同步训练政治公民
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调研
政治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江西百所
高三2014年政治必修同步练习题税收
2014年政治高三必修同步训练题集锦
14高三政治必修同步练习财政
14政治高三必修同步练习题东城区
2014高三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多变
政治2014年高三必修同步练习复习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