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陶冶学生
“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师生关系来构成的”,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师生心理相容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兴趣。愿意与老师进行情感沟通,就能亲其师,信其道。
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是当代教育给教育者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走向学生、深入学生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博大胸怀和宽容心态。其次,要让微笑永驻课堂,用真诚而自然的微笑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感化学生的情绪,使教师的讲课内容具有出人意料的说服力。再次,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既要把爱心给予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把关怀与呵护给予品学较差的学生,既要在学生取得成绩进步时给以赞许,也要在他们萌发缺点、错误时给以理解。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理解与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个性,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一个缺乏安全感、缺少爱和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的学生,不可能有效地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教师要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依恋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
热情评价,升华师生情感。本人认为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在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将有关知识点运用提问的方法,对学生所作出的反映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评价的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评价是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环境、形式与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认知与情感两类信息的沟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评价,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认知与情感双赢发展。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政治课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为此,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政治课教学的情感要求,即要知道学生最希望、最关心的是什么,充分把握学生的情感脉络,教学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握学生的情感要求,还包括了解学生情感上的缺陷是什么,需要着力培养出激发他们哪一方面的情感,比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好的。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为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不能轻易地给学生扣上一些坏的帽子,也不能把一些心理问题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否则,学生很有可能会真的向坏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夯实培养学生政治课的情感基础,更好地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
二、坚持教学的科学性,以“理”感化学生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思想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要组织学生定期总结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与此同时,还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轻松愉快地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如在讲述“环境问题”时引用本地区沙尘暴天气给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严重影响的事例,引起学生共鸣,有利于学生形成环境问题的意识,中国环保措施及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活”带动学生
1.应用多样的直观教具,寓教于“情”。
教学中,使用电影、电视等电教媒体以及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高三《政治常识》第三课讲解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电教媒体选播电影《孔繁森》的一些片段,电影中孔繁森的光辉事迹,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加深知识理解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2.应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寓教于“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科学的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课堂情感,将教材中的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例如,在高一《经济生活》第九课讲述“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时,运用讨论法就“市场的弱点和缺陷”展开辩论,通过暴露不同的市场缺陷,刺激学生的认知意识冲突,达到深刻记忆知识原理的目的。
3.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寓教于“景”。
结合教学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自我情感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将情感教学的方式应用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是提升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这种手段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感受到无比乐趣,更增长了知识、才干,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7年高考政治备考方法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关系类试题
经济时事热点:“天价拖车费”真的是市场惹的祸?
社会时事热点:无良培训机构频现,监管需主动出击
时政热点:腐败“行规”必然走向不归路
2017高考政治知识点:商品的含义
政治时事热点:把事业单位改成“干事业”的地方
时政热点:朴槿惠能否跨过傀儡政治的“闺蜜门”?
经济时事热点:“学霸经济”何尝不是“共享经济”?
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
时政热点:积极回应“380套房”,真相才无“纸牌屋”
2017年高考报名11月9号启动 京籍考生可网上报名申请
公务员“平时考核”剑指“庸懒散奢”
时政热点:加班不应是一种病态政绩观
经济时事热点:“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
让品质消费引领“双十一”狂欢
文化时事热点:农民工返乡不应是“无奈”的选择
合理清退“超标”低保,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劳动者的权利
文化时事热点:为何你也“感觉身体被掏空”?
岂容“微腐败”侵害群众利益
老年精神生活如何更有滋味
李克强“16+1”会晤罕见瞬间
意见箱旁装摄像头,想秋后算账?
抓治吏从严,让“劣币”没有市场
“减负令”只是“看起来很美”
“朋友圈骂公司被诉”彰显网络安宁权
政治时事热点:第89个建军节,改革强军标注军队未来
商事制度改革让市场迸发活力
江苏新高考方案从2018年新高一起实施 高考总分也要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