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想品德课激趣举例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要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好学、乐学,就必须激发其学习兴趣。下面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实践概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几点做法。
形象激趣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讲究教学艺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位教师在讲《爱惜粮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结合当地实际,精心设计了幻灯片“小麦的生产过程”,突出农民伯伯从下种到管理到收获的辛苦劳动,并配音说明,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气氛中受到了深刻教育。一位教师在讲《尊敬老师》一课时,先点燃了一支红烛,让学生观察、思考、品味,从具体的形象中感知红烛具有燃烧自己而照亮别人的特点,进一步悟出“教师具有红烛精神”的道理,具体地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崇高,增强了尊师之情。
情境激趣法精心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教《讲谦让》一课时;结合实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出示两个苹果,一大一小,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来拿,两个同学都不肯拿大的,争着要小的。由此,教师自然而然地导入课题:这就是“谦让”。同学们感到很有趣。一位教师在教《不说谎话》一课时,借助录音,绘声绘色地配乐讲述《狼来了》的故事,把学生引入故事的情境之中,深刻体会说谎话的严重后果,饶有兴趣地接受了诚实的品质教育。
儿歌激趣法儿歌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顺口等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恰当地运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一位教师在讲《上课专心听讲》一课时,用儿歌高、概括了课文内容:“眼睛认真看,耳朵注意听;脑子跟着想,精神要集中;不做小动作,赶跑瞌睡虫;一心不二用,当个好学生。”学生喜读乐记,兴趣很浓。又如一位教师在教《讲谦让》一课时,恰当地运用了课后练习一的两首儿歌:“两只公鸡眼瞪大,伸长脖子来打架,为争一粒小芝麻,斗成一对秃尾巴。”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诵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不谦让的危害,增强了教学效果。
对比激趣法教师在教学中关于运用相似、相近或相关、相反的观点和材料,进行比较、对照,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道德知识理解的有效方法。
一位教师在讲《腾飞吧,祖国》一课时,通过查资料、搞调查,绘制了三张图表:一是祖国解放前后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收入对比表;二是改革开放前后本村农、副、企业生产,群众生活变化对比表;三是我国和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对比表。通过列表比较,突出地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学生觉得真实可信,生动有趣。
设疑激趣法有探索问题的兴趣。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善于设疑陈难,引导学生求解求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一位教师在讲《孝敬父母》一课时,是这样设问的:“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父母,你们知道父母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吗?”同学们发言热烈,说出许多事例。教师进一步诱导:“既然你们的父母都很关心、爱护你们,那么你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竞赛激趣法小学生好强好胜,组织一些小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一位教师在讲《学做家务活》一课时,采用“巧手运动会”的形式,让学生比赛缝扣子、折衣服、擦桌子等,看谁干得快,干得好,”学生积极性很高。另一位教师在讲《农村汹涌改革潮》(自编教材)一课后,组织学生开展“寻找家乡的改革之星”活动,看谁了解的事例多,看谁采访的改革家事迹突出。同学们兴趣盎然。组建了“红领巾记者团”,积极采访了企业家、专业户、“明星企业”、“亿元乡”等,掌握了不少生动的改革新事,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革意识。
李克强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
高三政治教案 我国的对外政策
经济新常态不只是速度状态
高三政治教案: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学案
王新军:牢牢扛起焦裕禄精神大旗
习近平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高三政治教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略谈党员的规矩意识
高三政治教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三政治教案:知识经济生活
为城市发展注入道德力量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习近平新年首访彰显解决民生难题决心
高三政治教案 政治课堂教学提问与设计
李克强:更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侧记
看公务员涨工资应避免“两个主义”
高三政治教案 当代国际社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 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专家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
高三政治教案:生活与消费
高三政治教案:神奇的货币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教案 用原理理解原理复习
高三政治教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教案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生产与经济制度复习学案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百舸争流的思想复习教案
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既要“点赞” 更要“点穴”
干群之间既要“零距离”更要“心贴心”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