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想品德课导行略谈 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三位一体的任务。三者紧密联系,互为促进。理是情和行的基础,情是理的深化,是行的支柱,行是理和情的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最终落脚点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对学生导行呢?
我门的做法是:
一、榜样导向法
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教师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事迹以及学生中的好人好事教育学生。这就是“榜样导向法”。“榜样导向法”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注意榜样的典型性。选择富于吸引力、感染力、弓召力的典型形象作为榜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充分的感染和激励。如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周总理这样的伟大人物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精神,从小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注意榜样的接近性。选择身边的同学、教师等作榜样,对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可学,心服口服。如学习《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课,为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的新型关系,从小养成关心他人的行为举止,我们用本地一个学生患白血病,学校领导、老师、同学踊跃捐款的事例进行教育,使学生受到的感染更加深刻。
3.注意榜样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选择榜样,才能使教育取得实效。如在《井冈山上的一根灯芯》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现在生活好了,还用得着勤俭节约吗?在教学中,我们补充用学生熟悉的《周总理的睡衣》这个材料来进行针对性教育。周总理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解放后,应该说生活条件是可以的,但周总理一件睡衣却是补了又补。我们与周总理相比,有多大差距啊!这样的教育,收效要好得多。
4.注意榜样的适应性。有些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有其特定的环境,我们教育学生学习榜样是要学习其精神,而不是外在行为的简单模仿。如教学《做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一课,要使学生懂得学习赖宁是要学习他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他爱护集体财产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鼓励学生像赖宁那样奋不顾身去救火。
二、目标激励法
马卡连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我们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注意了用目标激励法对学生进行导行,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提出阶段性目标,用目标激励学生前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行为举止。
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首先要引导他们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弄清其危害,从而激发学生产生纠正不良行为的动机。然后提出良好行为的目标,鼓励他们。我们根据最近发展期的原则,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近期的奋斗目标。要改掉什么毛病,改到什么程度,都要科学合理。只要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并提出下一个奋斗目标。这样,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做事要有毅力》这一课,是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要有毅力,能长期地、不用疲倦地、毫不松懈地努力。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学会战胜自己,并且做到循序渐进。如学生的晨跑,先要求他们坚持每天在体育场跑完三圈,能坚持一个星期,教师给予鼓励;再提出每天跑四圈的目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都反映开始的时候腰酸腿痛,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越跑越轻松了,不跑反而觉得不习惯了。大家都体会到毅力的巨大作用,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时,启发学生,跑步如此,做其他事情呢?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毅力,定能获得成功。
三、实践体验法
我们知道,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是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纽带。为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引导学生加强在课内外生活中的情感实践体验。在《让祖国大地常绿》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让学生懂得了绿化祖国的重要作用,而且注意了让学生去体验植树造林的艰辛,增强爱护树木的责任感。我们布置学生在宅前屋后种活两棵树,同时指导学生植树护树的方法。学生通过植树护树的艰苦劳动,体会到了种活一棵树是多么不容易。同学们都表示以后一定要好好爱护花草树木。这样,在不知不觉和轻松愉快中,产生了良好的导行效应。
四、对比辨析法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但仅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虽然思想活跃,但分辨能力不强,对于一些道德现象,不能正确地运用道德认识去辨析。为了提高导行的实效,增强学生对不良思想和行为的抵制力和抗腐力,我们还经常运用“对比辨析法”。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标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辨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让学生经过对比分析之后,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事例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课本中的素材;二是学生身边的正反事例;三是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事例。如《见义勇为》这一课,是要教育学生学习徐洪刚的勇敢精神,但有些学生对“勇敢”片面理解,错把“冒险”当“勇敢”。如骑“英雄车”、爬树、玩水等等,还有的把帮同学打架当作“见义勇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一些正反事例让学生加以对比,并引导学生理解他们的不同结果,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勇敢和莽撞。
七年级政治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调研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课飞天梦想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做情绪的主人》练习题
七年级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检测试题
地球的叹息检测试题
让人三尺又何妨测试题及答案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题
人生当自强达标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课时练习题
让人生更加灿烂检测试题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达标测试题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测试题(附答案)
《珍惜无价的自尊》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珍爱生命》练习题
珍惜新起点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测试题
七年级思想政治期末考试题(二)
七年级政治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生命只有一次检测试题
2015年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系统训练试题
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调研测试题(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品味生活》练习题
初一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自我新期待》练习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