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三农”问题仍然严重,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任何时候都不能削弱。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其目标与途径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建设生态环保产业。
——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
——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要利用各种优势,把传统的、落后的小农业生产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陆续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事实上也在表明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进化”过程是大势所趋。
——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较差,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偏僻落后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政策
认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针对不同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前途,要么搞城市化;要么搞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要么搞生态和环保,包括生态旅游。城市化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归于生态与环境保护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翼”。没有新城市就没有新农村。城市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归宿和“进路”要解决的问题是,接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农村剩余人口。以此反思我们现在的很多制度和政策,恰恰相反,城市不仅没有很好地接纳和吸收这些剩余人口,而是排挤农民进城。所谓的城乡分治、二元结构,说到底是“制度排挤农民”。农民工问题是“三个排挤”的集中表现。
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首要的涵义是,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包括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等,这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制度系统,这一系统最核心的是户口制度,其他所有制度对城乡所规定的不同“待遇”都是以户口为纲领的。解决户口制度问题,如果不能一下子完全放开,那么也要逐渐放松,由“硬约束→软约束→无约束”,最终彻底取消。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战场”不只是在农村,至少有相当的分量、相当一段时间是在城市。如果我们老是不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长时间不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最终也就会停留在计划上和政策上。
那么,我们目前应该如何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整接纳农民进城的政策?最起码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进城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五”计划期间,整个政府财力翻了三番,而用于广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却少得可怜;同时,通过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也只用于城市而没有用于农民,农民理应得到的收益没有得到。因此,要从国家财政收入和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安排农民的社会保障,这是对农民土地补偿的一个核心问题。
(2)提供廉租房和低价商品房。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根本上没有建立起一个结构健全、功能层次分明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严重不足;经济适用房变味;高档住宅、别墅泛滥成灾。应该进行做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目标是:以廉租房、低档商品房为主体,占有足够的比例,保证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房住;高档商品住房、别墅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3)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问题与住房问题同样极其重要。我们要急需解决长期以来的泛市场化问题,政府有责任建立起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平价医院和社区医院,与完全市场化的医院区别开来,保证所有的人都看得起病。对医院、医疗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是政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世纪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而高屋建瓴地作出的英明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实这一决策,完成这一艰巨任务,需要我们科学理解,树立信心,明确目标,认清途径;同时要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及付诸于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真正做到这点,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就为期不远了。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