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两种提问:一种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人们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先导。教学既然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本文拟就教师的提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过去,由于有的教师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提问缺乏可答性。即设问范围过大或者过小。过大的问题学生三言两语说不清;过小的问题,学生又不愿意回答。
二、“我问你答”,缺乏思索性。教师的提问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流于简单化。如有教师问学生:“社会主义好不好?”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异口同声答:“好”。但是,思想教育决不是这样表态式的简答就可以解决了的。
四、提问目的不明确,逻辑层次混乱。如有的教师不是按照先易后难,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上来问题就大而难,势必造成“卡壳”哑场的局面。
五、提问死板,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没有回答的欲望。
六、提出意义不大的问题,白白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
七、把提问作为惩罚、刁难学生的“法宝”,故意设置“陷井”,以学生无法回答而讽刺挖苦,令其出洋相,大家哄笑一场。
我认为,提问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为什么要提问?问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在什么时候提问最适当?都要加强计划,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师提问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绝不能以“整”学生为目的,提出过难、过深的问题。
提问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设问要考虑学生目前最关心、最敏感的事情。要善于捉捕他们的“兴奋点”。否则,就可能出现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所问既要考虑“点”,又要照顾“面”。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有可答性。
提问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要做出迅速反应。提问就是通过启发,促进学生的思考。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或从小事入手,或从身边事例开头,既要有哲理性的,又要有通俗易懂的,有的要跟踪追击式的问,有的则点到为止。努力做到一题多问,深入浅出。站在学生的位置来思考,从他们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地方提出问题。
提问还要有延伸性。提问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学会全面的看问题,避免片面性。
加强预见性。提问既要具有时代感、现实性,也要有长远打算。有些问题是在课堂上解决的,有的问题可以贯穿在他们的中学阶段,有的问题则可能要让学生一辈子思考,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师提问不能只从教材需要出发,要为学生的一生设计好问题,为他们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总之,面对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有一个新的面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架桥铺路。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距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美一点。
政务要闻:李克强 “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
高一政治货币必备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生活与消费复习要点
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复习要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
经济热点:别让高尔夫球场成为腐败竞技场
高一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必备知识点
政治必修一高一市场配置资源知识点
高一政治期中面对市场经济必备知识点
高一级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点: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高一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经济热点:“水泥苹果箱”倒逼农产品实名制
政务要闻:习近平 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我国的分配方式
高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备知识点
经济热点:和总理一起为“中国制造”加油!
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高一级必修1政治第三单元知识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高一政治必修一期中收入与分配必备知识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三单元个人收入与分配知识点
文化热点:“别让华为跑了”,背后意味深长
社会热点:当你老了,也靠报纸证明活着?
政治高一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一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的意义
社会热点:“一个人的毕业照”不妨再多几张
探索“四权”自愿有偿退出 破除市民化制度障碍
高一政治必修一按劳分配知识点
李克强:“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
高一政治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复习要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