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两种提问:一种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人们把提出一个好的问题,看作是解决问题的先导。教学既然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本文拟就教师的提问,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过去,由于有的教师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提问缺乏可答性。即设问范围过大或者过小。过大的问题学生三言两语说不清;过小的问题,学生又不愿意回答。
二、“我问你答”,缺乏思索性。教师的提问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三、流于简单化。如有教师问学生:“社会主义好不好?”这类问题学生可以异口同声答:“好”。但是,思想教育决不是这样表态式的简答就可以解决了的。
四、提问目的不明确,逻辑层次混乱。如有的教师不是按照先易后难,由低向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上来问题就大而难,势必造成“卡壳”哑场的局面。
五、提问死板,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没有回答的欲望。
六、提出意义不大的问题,白白占用宝贵的教学时间。
七、把提问作为惩罚、刁难学生的“法宝”,故意设置“陷井”,以学生无法回答而讽刺挖苦,令其出洋相,大家哄笑一场。
我认为,提问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无关紧要的。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为什么要提问?问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式提问?在什么时候提问最适当?都要加强计划,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教师提问要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绝不能以“整”学生为目的,提出过难、过深的问题。
提问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设问要考虑学生目前最关心、最敏感的事情。要善于捉捕他们的“兴奋点”。否则,就可能出现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所问既要考虑“点”,又要照顾“面”。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思考,有可答性。
提问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要做出迅速反应。提问就是通过启发,促进学生的思考。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或从小事入手,或从身边事例开头,既要有哲理性的,又要有通俗易懂的,有的要跟踪追击式的问,有的则点到为止。努力做到一题多问,深入浅出。站在学生的位置来思考,从他们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地方提出问题。
提问还要有延伸性。提问时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学会全面的看问题,避免片面性。
加强预见性。提问既要具有时代感、现实性,也要有长远打算。有些问题是在课堂上解决的,有的问题可以贯穿在他们的中学阶段,有的问题则可能要让学生一辈子思考,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师提问不能只从教材需要出发,要为学生的一生设计好问题,为他们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总之,面对教育改革的大趋势,我们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有一个新的面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架桥铺路。学会提问,善于提问,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距离学生近一点、实一点、美一点。
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1:选择题
高一政治必修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总结
“解开束缚创新发展的绳索”
时政热点:改革衔接不能有“死角”
找“出路”更需补“短路”
时政热点:在“一窗通办”中看“减与简”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项训练(有答案)
“学霸上书”实有歪曲考试意义之嫌
时政热点:对“微腐败”要露头就打
高一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2016学年高一年级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知识点
经济热点:降价超五成的药价谈判是谁的“馈赠”?
高一政治上册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整理
“中环事故”需要一份完整的责任清单
新人教高一政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及答案:必修4
经济热点:文创产品如何更好打开市场
习近平: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李克强:“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
2014高一政治知识点之多变的价格
(必修四)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2:选择题
2015—2016学年度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点
高一政治《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后练习答案
探索“四权”自愿有偿退出 破除市民化制度障碍
政治高一级上必修一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棒打西瓜的“熊孩子”就应用劳动道歉
政治高一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时政热点:别总拿聘任制公务员的高薪说事
消灭虚假大学须先消除投机心理
经济热点:“网络排行榜”自弹自唱早晚会无人喝彩
时政热点:有了容错机制还要及时纠错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