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思想》第四课第二框题中的“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时,有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内容提出了疑问:“在家里上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学生们又进入了一场争论中:平时在家里有上香行为的同学,有的怕别人笑话,不感发表意见,有的则说这不能算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平时没有上香的同学则大声说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并对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感到了不起。
这时候,作为教者的我对这一问题没有作准备,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学生作出如此引导:“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思考其答案时,不应只停留在家里上香,而是可以扩大思考: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场合上香。要看上香是否封建迷信活动,就要看它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听了,就在下面讨论开了。
教者让学生稍作讨论后,也给了自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即时备课)。
一、简要归纳出了下面几个上香的场面:
1.在家里给先人(祖先)上香;
2.在寺庙内给菩萨上香;
3.对一些碑、树、石头等上香;
4.对一些人进行神化后给他上香。
二、学生讨论:这些场面中,上香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的内容比较散乱,大致可归纳为:
1.在家里给先人(祖先)上香,清明节扫墓时上香,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传统的、古老的。现在可用什么来代替呢?——学生会说出用鲜花、水果等代替。
2.在寺庙内给菩萨上香,一般的人们是在求神拜佛,目的是祈求幸福、平安等吉祥的东西;而和尚上香呢?这可看成是一种宗教仪式,是对心中所敬畏的东西进行礼拜。
3.对一些碑、树、石头等上香,是人们对一些鬼神、妖怪的一种害怕,希望对这些恶势力进行妥协,求其不要对自己或者其他人进行伤害。
4.对一些人进行神化后给他上香,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或受到精神的侵害,或被其邪恶的理论所控制……
三、教师归纳至此,再反问学生:“在家里给祖先上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这时候,学生的回答就较为统一了:“不是!”但仍有个别学生小声反对或不作声表示反对。教者立刻根据这一情况,作了一个说明:“在家里上香是纪念先人的活动,只是一种纪念仪式,但不是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一种;不愿意上香的同学,那么你就要选择其他的方式来纪念先人喽。其实,老师我以前也在春节等农历节日时和清明扫墓时给祖先上香的,看来以后得慢慢改变了。”……
学习,成才的阶梯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册认识你
第五册第二课教案
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示例
第六册建设中国特色经济
感受青春
从一个农民的收支看和谐社会
《自尊自信 自强不息》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二册唱响自信之歌
第二册见义勇为 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第四课 第三框 活动课 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
自我新形象
认识你自己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五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第三单元 相逢是首歌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身边的诱惑》
《正确看待自己》重难点分析
第六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册犯罪与刑罚
第三册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第二课时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三课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
专题: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第五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单元 走进中学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独领风骚的中国科技文化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