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思想》第四课第二框题中的“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时,有学生对“封建迷信活动”的内容提出了疑问:“在家里上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学生们又进入了一场争论中:平时在家里有上香行为的同学,有的怕别人笑话,不感发表意见,有的则说这不能算是封建迷信活动;而平时没有上香的同学则大声说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并对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感到了不起。
这时候,作为教者的我对这一问题没有作准备,只能根据自身的理解对学生作出如此引导:“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思考其答案时,不应只停留在家里上香,而是可以扩大思考:在其他的地方、其他的场合上香。要看上香是否封建迷信活动,就要看它的目的和意义。”学生听了,就在下面讨论开了。
教者让学生稍作讨论后,也给了自己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即时备课)。
一、简要归纳出了下面几个上香的场面:
1.在家里给先人(祖先)上香;
2.在寺庙内给菩萨上香;
3.对一些碑、树、石头等上香;
4.对一些人进行神化后给他上香。
二、学生讨论:这些场面中,上香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的内容比较散乱,大致可归纳为:
1.在家里给先人(祖先)上香,清明节扫墓时上香,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传统的、古老的。现在可用什么来代替呢?——学生会说出用鲜花、水果等代替。
2.在寺庙内给菩萨上香,一般的人们是在求神拜佛,目的是祈求幸福、平安等吉祥的东西;而和尚上香呢?这可看成是一种宗教仪式,是对心中所敬畏的东西进行礼拜。
3.对一些碑、树、石头等上香,是人们对一些鬼神、妖怪的一种害怕,希望对这些恶势力进行妥协,求其不要对自己或者其他人进行伤害。
4.对一些人进行神化后给他上香,这是一种盲目的崇拜,或受到精神的侵害,或被其邪恶的理论所控制……
三、教师归纳至此,再反问学生:“在家里给祖先上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这时候,学生的回答就较为统一了:“不是!”但仍有个别学生小声反对或不作声表示反对。教者立刻根据这一情况,作了一个说明:“在家里上香是纪念先人的活动,只是一种纪念仪式,但不是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一种;不愿意上香的同学,那么你就要选择其他的方式来纪念先人喽。其实,老师我以前也在春节等农历节日时和清明扫墓时给祖先上香的,看来以后得慢慢改变了。”……
15-16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商品的含义知识点
2016年寒假接力棒:初一上册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
四大2016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归纳知识点方法
2016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寒假作业:知识巩固
六小龄童若上春晚将是惊喜
政治2016届高考一轮复习收入与分配素质提升专项练习
2016年政治高一上学期寒假试题(带答案)
时政热点:把官场“伪装者”打回原形
“刁难巡视组”就是自交举报信
(2016年寒假大窜联)八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
2015-2016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消费能力提升练习
总结2016年高考政治复习价值规律知识要点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
局长认定“贪脏不枉法” 的底气何来?
2016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2016届高考政治复习收入与分配素质提升练习
2016年高一上学期政寒假治试题精选
李克强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2015—2016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政治寒假作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5-2016高考政治经济常识复习交换和消费的理论
2016年高中高一寒假作业政治测试题
2016年寒假大窜联:七年级政治寒假作业选择题参考
备战2016年高考政治寒假复习计划与指导
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如何攻克时事政治关
2016年高考政治知识点: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政治2016年高考经济常识一轮复习基本经济理论
政治2016高考复习生产劳动与经营专题练习(含答案)
城市,别丢失记忆起点
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寒假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