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思维,优化课前、课中及课尾环节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关键词: 环节、优化、课堂检测、激活学生思维、课前、课中、课尾、紧张、专注
摘要: 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
“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
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切实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他们专注于课堂,真正成为政治课堂学习的主人,值得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深思。
45分钟课堂时间既长又短,如果能够高效利用,你可以将它最大限度延长,并让我们的学生回味无穷;如果你不动脑子,搞无效劳动、大撒手,它可以化为乌有,像湍急流水匆匆而去,也许只留下了片刻的声音。
如何最大限度延长使用课堂45分钟,使之迸发出最大学习效益呢?教师应该重视优化课前、课中以及课尾三个常规环节。
一、课前: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置课堂检测,应该成为高效课堂的前奏。
学生较为看重的是考试效果评价,一来它可以及时清楚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或巩固程度;二是能否得到老师的价值肯定、同学的赞许、褒扬;三是多数学生惧于老师的惩戒。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课前设置一个微型课堂检测,目标明确,便可以适当给学生以压力和动力。起码让他们在课前的两三分钟内,迅速专注于检测目标并行动起来。短短几分,利用好了,效益不菲。还为我们看重的是,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大脑迅速预热,思维渐入佳境,这对于提升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是一个良好的引领。
课前检测如何设置?首先要短小精致。内容过多,耗时过长,直接影响本节课的主题教学内容,造成主次颠倒,从而影响整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环节时间一般为7、8分钟为宜。
从内容看,课堂检测应该紧扣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易错易混知识,达到及时巩固的效果;同时最好起到 “温故而带新” 作用,力求自然过渡到本课知识,为本课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从形式看,鉴于政治学科独特的优势——与时代的同步性,教师尽量以紧扣现实、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联的、重要社会生活热点为情景,依据一定的角度,来设计具体探究问题。这样立即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短时间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解读有效信息、理论联系实际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与时俱进开阔视野、丰富社会知识。要知道,社会是一本最好的政治教材,就看教师能否用心挖掘;当然课堂检测宗旨还是落实了学生对于主干知识的巩固,通晓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课堂检测也可以偶尔默写重要的填空或简答题,但不可经常,而通过探究形式则更利于抓住学生的“心”。
从处理方式看,课堂检测应该当堂及时讲评处理,教师应该在学生检测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信息,发现卷面上暴露的问题,以便在接下来的讲评中做到有的放矢。另外,在讲评时教师最好把通过巡视发现的典型问题,找一份典型试卷作为样本,通过投影仪展示,据此讲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课前的恰当处理,能为展开课堂主体教学,顺利带入课中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课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是本节课的主体内容的关键落实环节。这段时间的效率对整堂课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究竟如何操作,应该说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问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应对策略。
这里通过“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简单谈一下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始终抓住学生的“心”。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这一素质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提升课堂效益。
传统教学给学生养成了一个极坏的毛病,那就是懒得动脑。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是造成这一顽疾的直接原因。学生已经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课堂上思维总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更不善于独立解决问题。常常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口干舌燥,学生悠然自得。久而久之形成一个怪现象:学生最喜欢的是老师整节课讲授,他们便可以毫无压力,高枕无忧,悠哉游哉,甚至“梦游天姥吟留别”去了。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吸引住学生,怎么会有效率、又如何产生效益呢?
唯师生互动,才能教学相长。我们经常会听到某某教师牢骚满腹:这个问题我都讲了N遍了,学生还是不会,一错再错。其实原因很简单,教师没有有效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就把自己给讲明白了;况且在不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仅以自己主观意志为转移来讲课,犹如对牛弹琴,更别谈课堂效果了。
《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一课主要有三个知识点: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即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三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谈及“影响价格因素”的时候,我在学生预习课本的基础上,适时出示最新“黄金周”热点视频资料(20秒):黄金周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带来旅游景区经旅客人数激增——部分景区趁机提价。一下子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及时出示问题探究:部分景区门票价格为什会趁机上涨?引发学生思考——同桌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学生竞相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课堂气氛热烈,更有实效落实其中:“国家高速免费政策(间接因素)——部分景区门票供不应求(直接因素)——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结果)”。用时仅三、四分钟左右,但效果很好。而后紧跟一个平行性探究式选择题以及时巩固和深化理解该知识点,一分钟不到就搞定。这一环节中,除了“发号施令”,教师几乎不用说话。
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再出示一段视频:受国际油价上涨及钓鱼岛事件影响,汽车市场尤其是日系汽车“跌声一片”,学生由于关注钓鱼岛而产生浓厚兴趣,教师顺水推出探究问题:(1)此情景直接反映了汽车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巩固前知:间接因素:事件——直接因素:供求——结果:价格下跌)。(2)汽车价格再怎么下跌会低于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吗?为什么?这一探究设计承上启下:及时巩固前面的知识,又顺利引入本节知识。虽有供求影响,然而价格归根结底是由价值决定的。用时仅四五分钟时间。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什么决定呢?对于这一理论性极强抽象问题,我难以找到合适、鲜活的视频资料。怎么办呢?课本的资源往往也是最典型、最实用的。我将课本的一段材料加工成一个思考、合作探究题:商品的价值是由由个别劳动时间还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让学生同桌甲、乙互动讨论:假设你们自己分别是甲、乙商品生产者,甲勤快、技术高、耗时短,乙懒惰、效率低、耗时长。让他们争论到底该由谁的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双方争论的结果是最终达成妥协:如果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越落后效益反而越好,从而把竞争引入一个极不公平的境地,最佳方案是取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均值。教师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后,顺势让学生自己推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并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属于本节课的一个结论归结。应该说前面知识若理解通透,则这一问题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教师直接归结未免显得有些平淡,尤其在这一节课后端,在学生极易开始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放松了学生紧张思维的大脑,势必让课堂虎头蛇尾,而不能善始善终。于是我用多媒体演示预先设计好的动画: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曲线图,并预设几个对本堂课带有总结性的思考题:动画中价格为什么会波动?价格为什么不会无限制上涨或无限制下跌,而始终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观察坐标横轴上面和下面的波动曲线,思考每一次交换价格对于价值的背离是否意味着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学生思考后问题解决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就归结出来了。
归结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笔归结、练习贯穿始终,这样最大限度地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始终专注于课堂。经课堂实践证明,效果很好。教师讲得极少,仅适时补充、点拨而已,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无遗。
第三,课尾,做精一堂课的收官阶段。传统教学通常做法是教师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云云,剩几分钟让学生自己看看。学生本来经过长时间思考,客观地讲,学生整体上大脑已现疲态,教师此时的大撒手,学生会立马放松、泄气。如此每节课的这段时间基本成了“垃圾”时间了。所谓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每一堂课的尾声,虽然时间有限,但我愈加珍惜。对于每一堂课,课尾处理好了,会善始善终,甚至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处理不好,势必整堂课显得前重后轻、虎头蛇尾,甚至会使我们的整堂课功亏一篑。古语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教学效果的取得,是一个潜移默化、持续积淀的过程,每分每秒都应珍惜。一节课丢三五分钟,一个学期、一年下来浪费又能多少宝贵时间?
通常,我会让学生反思后,以“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为题,让学生自告奋勇积极发言,教师顺势补充,从而在小结阶段再掀课堂的小高潮;有时会以小检测形式让他们即时应用本课知识解题;有时让他们就本课的知识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或社会现实,谈自己的观点理解;有时会出示思考题让他们思考,设置思考悬念,期待下一节课解决等等,根据实际灵活机动。
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每秒,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始终置于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使每个学生切实感受到每一堂政治课的充实和愉悦,高效课堂何愁不至。记得有人曾这样调侃高效课堂:“闲的是老师,忙的、累的是学生,这样的课才高效。”从某种意义上我很赞同,但若想做到这种效果,那课外忙的、累的应该是老师了。
勇于开拓进取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丰富多彩的情绪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意志坚强的表现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