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1、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尝试选择一种或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如讨论法、谈话法等。同时要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和“案例教学”课堂模式,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将自己置于“发现者”、“探索者”的位置,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动口,去思考、质疑、猜测、探索、实践、评价,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朋友,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们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奇思异想,质疑问难。
3、努力开发教学资源,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提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的学习资料,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有较强的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探究,更能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作用,同时还可以广泛开发教学资源。
4、转变角色,敢做学生的“学生”。新课改下,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怎样做学生的“学生”呢?(1)、“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教师应该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成为“平等中的首席”。(2)、“弯下腰来与学生探讨”。我们教师要相信现在的孩子知识面较宽,有的方面比我们懂得要多,而我们自己在某些领域也有不懂之处,我们应与学生虚心互学。(3)、“竖起拇指给学生奖赏”。教师要由课堂的裁判者变为课堂学习的激励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当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学生相关的知识基础性和生活经验较为欠缺的理论知识,则不能完全去做学生的“学生”。
二、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地域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素质,积极迎接新高考
1、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紧紧把握时代脉搏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正确地处理好了思想政治课中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做到了知识点的选择要为思想政治目标服务。旗帜鲜明地坚持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坚持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生活体验的总结和升华。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进行教学,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知识,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通过关注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高效把握知识。
3、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高中思想政治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四种能力目标:“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能力。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复习备考中着重注意做到了一下几点:
第一,平时检测试题、问题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设置直接考查基础知识性的试题,以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第二,重视对考点主干知识的复习和掌握,以主干知识体系为依托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利于在考试中提取有效知识。第三,注重了对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平时复习中既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注重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第四,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高考形式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
在复习中,我们出了努力搞好学科知识复习外,适当开展跨学科学习和复习,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和事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探索,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4、重视发掘地方资源,立足山东地方特色,引导学生重视地域文化
突出齐鲁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今年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指导思想。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考试资源。在复习备考中,我们注意了开发和挖掘我省的考试资源,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成绩,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关心本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心山东、热爱山东,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对新高考的体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考纲要求和对前三年高考全国卷、上海卷的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从形式和内容上向高考靠拢;精心准备阶段考试试题,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反馈,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思维和方法、习惯。在复习的每一阶段都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做到以考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效率还不是很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充分激发、应考策略不成熟等,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改进。
构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
做一名人性化的教师
把探究和发现的乐趣还给学生
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莫把课堂当“秀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路径与政策
初中政治“定向导读教学法”
放飞“儿童” 让教育“回家”
引导探索性教学法”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四步曲初探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成长
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自主学习 快乐成长
对当前课堂教学交往问题的思考
巧设情境 增强课堂活力
面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
政治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愉快教学法之“四要”
用成功激励孩子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究
如何在政治课中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品德课课堂
功在课前 效在课内
中学政治教学促思的几种途径的探究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展现人格魅力的课堂语言
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互动”教学的几点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