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贴近农村教学活动
虽然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在逐步缩小,但就现阶段而言,差距仍是比较大的。农村儿童中的一部分可能最终会走向城市,但其中的大部分还会留守在农村。因此,农村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应定位于促进农村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农村社会、参与农村社会、适应农村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样一个总目标,必须分解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单元、每一课之中。为了促进农村儿童的发展,对教材中原有的教学目标,必要时可以作出适当调整。
二、教学内容:贴近农村社会实情
教材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补充学生确实需要的主题。新编教材虽然十分注意兼顾城乡学生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但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也有很大的差别,教学就需要面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有所侧重。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这个主题,教材以不说话的朋友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周围有哪些为自己服务的朋友,说说朋友遭破坏时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后引导孩子替朋友说说话,伸出手为朋友做点啥?这个话题对农村的孩子怎样展开?一方面,候车亭、邮政信箱、交通指示牌、电影院、体育馆等可能较少,但是农村的孩子将来一定有机会接触城市生活,着眼未来,让他们了解有关常识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农村的公用设施一般如水渠、桥梁、河堤、电线等,以及树林、山丘、河道等的公共资源,在教学时,选择这些对学生熟悉的公用设施进行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力所能及地保护自己生活的地方的设施及环境,从小树立公德意识。
三、体验活动:贴近农村儿童实际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教师所组织的体验活动,必须贴近农村儿童的实际,应走进农村儿童的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才能达成有效的教育目标。如教学《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我设计了小调查活动,在课前让学生回家问问父母、或到集市上看看有什么农产品,记下农产品的名称、特点、品种、价格等,看谁记得又多又准,在教学时,举行调查报告会农产品展销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和收集的农产品成果,在班上进行交流汇报。由于学生自己亲身参与体验活动,把收集到的稻谷、地瓜、黄豆、南瓜籽、扁豆等10多个品种展示出来,并一一说出其名称、特点、用途等,大家畅所欲言,所以,这样的课上起来课堂活跃,既感受到农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四、媒体选择:贴近农村教育实情
教学媒体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对提高教学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学校,多媒体因为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优势,逐步广泛应用。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教育条件限制,多媒体还很缺乏,传统媒体仍然是主要工具。因此,农村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要从教育实情出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选择和运用录音机、投影仪、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增强教育效果。事实证明,只要选择合理,运用得当,传统媒体与教育过程优化组合,也能创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兴趣 感官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文献综述
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要正确处理的策略分析
浅谈如何获取政治课的教学材料
谈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浅析思品课教学中的“以学生为中心”
对转型期公民伦理精神的教育方式探讨
对中学政治课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思考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
[政治论文]初中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实验
浅谈政治学科能力的培养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加强国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
[政治论文]复习练习考试切实加强基础紧密联系实际
分析政治教材处理四字诀的技巧
政治课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之浅见
[政治论文]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
浅谈精彩政治课堂的生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政治思想课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政治论文]运用多媒体依托互联网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现状的发展方向分析
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政治课复习的实效
追求政治教学语言的精炼之美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分析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的政治理念
高考政治最后冲刺复习方法2016
对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的策略分析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