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德性的形成应该是在自然活动中,抽象的道德规范与信念不是光靠说教就能深入孩子心灵的,也应该在自然活动中进行。然而,现在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有的干脆不上,有的纯粹在课堂上进行说教: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这样的说教,怎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怎样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法国某校的一堂社会公民课,主题是人要有同情心,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上课铃声一响,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边走边脱外套,边脱外套边对学生提要求:同学们,像我一样把外套脱掉,孩子们很高兴把外套脱掉了,脱掉之后,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像我一样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孩子们很高兴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了。这时孩子们在想:今天老师怎么叫我们又是脱衣服又是穿衣服?他到底在搞什么明堂?但是,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
接下来老师又提出一个建议:同学们,你们尝试两只手都不动把外套穿上,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全班同学都傻了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咋办。整个课堂冷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孩子们的本性表露了出来:有些孩子主动弯下腰,低下头,用牙齿咬着另外一个孩子的衣领?叼起来,你帮我我帮你把衣服穿上去。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形成一个基本的看法: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他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
这节课还没有完,老师又提出一个要求: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把残疾人坐的轮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坐着轮椅出去玩一下,到大街上转一下马上回来。孩子们非常高兴,嘎吱嘎吱摇着轮椅出去了,一出校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只要经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主动去帮助他们,真把他们当残疾人来爱护、关心了。这个时候孩子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无论是作为残疾人还是作为健康的人,都是要相互同情的,都要有同情心。
等同学们回到教室,这节课的时间差不多了。最后剩下一点时间,老师要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有的孩子反思自己说,那天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残疾人,但没有帮助他,现在很自责;有的说人要相互帮助;有的说人要有同情心。孩子们就是在这个自然活动与交流讨论过程中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形成一个基本的信念:人要有同情心。
于是,这节人要有同情心的公民课讲完了,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一句说教,全部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自然活动中自己来体验、经历这个过程。
我在想,如果这节课要是让我们来上,会是什么样子呢?按照我们的教育惯例,也许会这样上课:铃声一响,教师很严肃的走进教室,当认真完成上课的程序以后,便庄严地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字第六课同情心,然后让同学们齐读几遍,再谆谆教导学生说:你们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要对同学充满友爱的感情,滔滔不绝的教育完毕,也就下课了。刚下课,学生们一窝蜂冲出教室,你挤我,我挤你,一不小心某同学被挤伤了,刚刚讲过的同情心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就被抛到脑后了。
高超的教育没有明显的斧凿痕迹,在活动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品德、懂得一种规范,让孩子在活生生的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使道德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这比单纯的说教要有利的多。
网约车监管应及时“亡羊补牢”
高二政治教案 把握思维的奥妙教案
直考驾照,撕开行政垄断一道口子
时政热点:让权责清单真正形成约束力
高二政治教案 意识的本质教案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点: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经济热点:用低价药救命还要等几个“5年”
自闭症儿童之死背后是康复机构乱象
高二政治教案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多少黑机构狂奔于“夺命19公里”?
经济热点:别老盯着“新财富五百富人榜”
时政热点:“招录条件专为局长女儿设”的招聘糊弄谁
人教版高二政治《走进文化生活》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高一政治下学期《公民的政治生活》单元模拟试题
2016年高考政治经济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下学期第四章知识点整理:第九课
2016年5月6日时事政治(国际)
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解读
精编高一政治必修二《走近国际社会》同步训练
毒保姆案,正义虽抵达反思仍在路上
时政热点:村支书号称“万岁”未必全是监管的错
高二政治教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经济热点:“买房送老婆”的广告语也该受处罚
2016高一政治下学期《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点精讲
总理推动住房市场由拼命“买”转为放心“租”
时政热点:单位巨额公款被贪暴露了什么
高二政治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经济热点:3亿巨资修了“烂路”,就这么罚酒三杯?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