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体验,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资源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为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通过查找、收集资料,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调查、访问,获得体验。如在学习《找找学校的变化》这一课时,布置学生在课前了解学校的建校时间、历任校长、取得的荣誉、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各方面的变化,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如访一访老教师、老校友,听他们讲一讲学校的历史,也可以寻找一下老照片,看一看学校的过去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自己查找一下有关学校的资料,了解自己所要寻找的答案经过这一准备后,上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己的调查成果。这既使学生增加了对学校的了解,又能激发学生对学校发展所取得成就的自豪感,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验性活动避免了上课时老师在夸夸其谈,学生听得枯燥无味的情况,由于学生有亲身的体验,从而使得整堂课内容充实且形式生动活泼。
二、课中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设计丰富、有效的体验性活动,就如一剂良药,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行为训练,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了解真正的社会生活,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激发情感,感悟真情。
认知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形成行为的前提。激情能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在执教《我成长的故事》一课时,我先请同学们拿着全家福向大家作家庭介绍,并把全家福粘贴到精心设计成家的展示板中,在这样的氛围中,适时地请学生说一下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爱,启发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说起,有的同学说了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成长,怎样关心自己的饮食起居,关注自己的每个进步,有的讲了父母是怎样照顾生病的自己,怎样为自己殚精竭虑等,真实的故事让每一位在场的学生都能深情地体验到父母对子女那份浓浓的爱,这时,教师趁热打铁,随即播放歌曲《我爱我的家》,音乐响起,温馨的一刻再次重温,课堂内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此时,同学们的情感体验已被充分地调动,他们被感动了情感上的体验引发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即家人的温馨、幸福,这是教师多少语言也换不来的。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真正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爱,并把这份爱转化为自己健康成长,追求进步的原动力。
(二)亲子活动,合作体验。
学会合作也是当前小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我们除了在让学生学会与小伙伴们共同合作之外,还应积极地与家长们一起活动,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
在学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一课时,我邀请了从事不同行业的家长们来和自己的孩子们一同学习本节课。在上课期间学生们现场采访从事各种行业的家长,了解了他们想知道的各方面知识,家长们耐心地介绍,学生们专心致志地倾听,有的同学还认真地做起了笔记。本次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还请家长做了一回评委,评出了本班表现最突出的同学。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但更加了解了父母平时工作的辛苦,也知道了我们平日的生活都需要哪些人为我们付出辛勤劳动。同时,我还特意安排邀请了几位清洁工、养路工等家长,他们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极其微不足道,请他们介绍了他们工作的艰辛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我还让学生谈了这些家长的工作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最后,我就在总结时勉励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位家长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在为我们服务。家长们虽从事的职业不同,收入不同,但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值得自豪的,因为他们是在为我们每一个人服务。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当天放学后我看到几位学生走出校门时正好碰到一位门口的清洁工,这几名学生竟不约而同地向他敬了队礼,问了声好。
此外,在学习《幸福的家庭》一课时,我还邀请了几组家庭来参加幸福的家庭比赛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家庭都由孩子作为家庭活动的指挥,指导家庭成员共同合作、同心协力,一起解决智力上、体力上的困难,争夺冠军。活动中家庭成员的相互配合,让孩子们真正感到合作的愉悦,多数家长表示今后应该多抽出点时间和孩子一起来做一些智益游戏,不这但能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达到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目的。
(三)模拟体验,砾炼真知。
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情境,让他们在这个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感悟,其实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次锻炼的机会,一次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也是他们非常乐意做的一件事。在学习《我是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我们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的文化用品商店,请同学们轮流扮演售货员、顾客。小顾客可以互相商量自己选择哪种最合适的商品,如何购买。我故意安排几组同学和老师一起扮演刁蛮的顾客和售货员,这样让学生们认识到实际生活购物中会遇到的棘手问题及如何解决。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了解在购物的时候怎样做才是一名文明顾客,遇到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的时候如何处理,碰到棘手问题怎样对待等等。全班同学都在模拟情境中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一个个神情专注认真,群情振奋激动,真正进入了角色,做了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同时也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走出课堂,校外体验。
《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与社会的紧密相连,让学生学会做人,走向社会。以往的课堂只局限于教室内,现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迈出去,走出课堂,走向校外,在外面的世界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学校周围探秘》一课,我们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做好了探秘计划,然后分小组分别来到预定的地点,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多方面的调查访问,跟踪记录等多种方法,收到了课堂上永远无法达到的效果,学生发现学校的周围变了,变得楼房多了,环境美了,同时也发现原来那条清清的小河现在竟然变得如此臭气熏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社会的变化,明白了社会环境对我们个人的影响。
学习《邮局工作的人》时,我带领学生来到邮局里。在邮局里的叔叔阿姨带领帮助下,同学们知道了一封信的旅程,认识了邮戳,见到了各种信件,增长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学习《做聪明的消费者》时,我首先带领学生来到超市,在超市里引导学生如何购买商品,提醒学生在购买商品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看商标、看保质期、找到了生产日期然后我们又来到集市,让学生们自己学着购物,在经过一番购物经历之后,同学们发现集市上的三无商品很多。由此,发出倡议:今后购物还是到大的有信誉的商场、超市里购买比较放心;他们还在亲自的购物过程中学会了合理地运用手中的钱,知道自己如果购买了不合格商品应该怎么处理的常识,并且,还学会了在购物的过程中要礼貌待人,做一名文明的顾客。
让学生学会生活,走进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我们应该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课堂搬到校外,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在社会环境中体验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课外体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学生良好的社会知识和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我们只重视了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而把课后的实践体验给忽略了,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后体验,它既是对本堂课所学内容的巩固与延伸,也是有效的评价手段之一。学了《敬爱的老师》后,我让同学们课外自己动手制作贺卡作为教师节礼物送给老师表达心意;学完《我们的学校》后,让同学们在课后组织小画展,用自己的画笔描绘自己可爱的校园;学完《环境好 我快乐》一课后,可以引导学生向全校师生发出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在学校的花坛里、草坪上写上警示牌等等,并发动全校学生动起手来主动清理一些卫生死角,克服乱丢垃圾的坏习惯,主动维护我们周围环境等。
上述的体验活动都是我和学生集思广益的结晶,在每一个活动之前都充分设想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和启发性。实践证明:这些体验活动的效果远远超过了以前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旧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也大大超出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让我们做学生的领路人,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拥有更多的活动、思维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更多体验,让学生更加能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体验及其个体生命的价值,也使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光彩,成为学生人生路程的指路明灯!
2014-2015初二年级政治期末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题
八年级上册政治历史期末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中试卷
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一单元期末复习测试
2015年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5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政治期中试卷
2015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质检试题
2015年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卷
初二上册政治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5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政治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附答案)
八年级社会思品上册期末试卷
2015年八年级下册社会思品期中试卷
2015年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五单元我是中国公民测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测试题
2015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3月月考试题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八年级第一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2015年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2015年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试题
初二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答案
2015年人教版初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