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人在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出为个人对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力,它是相对于外部力量而言的独立、自由、自决和自主支配生活的权力与可能;二是表现出为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一个具备了自主能力的人,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力、有明确的目标,能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活动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在生活中能够自我教育。
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翁意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同时,学生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教育的对象,积极寻求发展的机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往往受目标和内在动机的支配,较少关注外部奖励和他人的评价。他们善于进行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在学习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他们勇于向他人质疑、请教。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创造性是学生自主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一、自主性发展特点
童年期(711、12岁)。步入学校,走进课堂,学生的自主性便更多地体现在自主学习上。他们需要监控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将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整合在一起。可以说,这个时期是儿童整体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他们的头脑中开始出现自己未来发展的蓝图。他们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长大以后干什么?他们会以某种理想的、脸谱式的职业形象作为自己未来的榜样,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这一时期,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包括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独立完成作业,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独自克服困难。在这些方面,如果儿童获得了自主发展的机会,他们便会形成坚强的自信心。所以老师在指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独立性加以关心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并且善于通过多种方法使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成功。
二、自主学习的表现
我们讨论任何一种类型的学习,都会涉及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学、怎样学、何时学、学到了什么、在哪里学、和谁一起学等。这些基本问题所探讨的实质上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学习动机方面,自主性学习的动机往往存在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或内在于学生的自我知觉中。学生会通过自己设定目标、对自己的用胜任能力进行判断、寻找自我价值感等,来激发自己。在学习方法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策略。有时候,这种意识和计划已经熟练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化行为,学生不必思考就能够自如地调动这些学习策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在学习时间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自己有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较高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结果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清醒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真正理解或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学习环境方面,自主学习的表现是学生对学习情境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很敏感,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中等收入陷阱”纯属危言耸听
符宣朝:不砍树 不占田 不拆房 就地城镇化
刘世锦:如何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到实处
仇保兴:城镇化率不应盲目攀升 否则农民进城易引发贫民窟病
徐昕:透析“四风”之源
注册资本登记“门槛降低” “宽进”激发企业新活力
纳入监管势在必行 网贷平台洗牌在即
中国深改观察:行政审批“瘦身”提速
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的重要使命
发改委解答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该放的放下,该管的管好”
学者: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摊的五大关系
私募“鲶鱼”搅动公募圈
媒体聚焦:新一届政府精准发力背后的改革思维
钮文新:定向降准举措欠佳 实体成金融二道贩子
焦焕成:主体责任必须“肩扛手抓”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跨界治理”新模式
胡玖明:村干部不能成为“官老爷”
张世君:更加重视文化消费者保护
蔡昉:提高经济生产率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改革红利
专家表示我国已具备创建世界一流奶业基础
张海英:政府与“狗肉节”划清界限很明智
当前我国需要全面降准吗?
学者称:延期退休没有实际意义
秦凤鸣:农民盼“农技课堂”进村入户
刘奇:中国当前农地面临两大难题
今年质量监管工作重点明确:“质量大考”开考在即
注册资本登记改革 后续监管“严管”促自律
王会民:不能只重业务不抓党风
在校学生犯罪不容忽视 少年审判的三个警示
吴红:多策并举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困局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