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说,中央近年来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基本不变:即
(1)德育的性质不变。就是始终坚持学校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2)培养目标不变。即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德育的基本任务不变。即执行中央《通知》中提出的德育基本任务,就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德育的主旋律不变。即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从微观说,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加强学校德育体系的建设。要从大学、中学和小学相互衔接来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根据德育的总体目标,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分层次,成序列。
(2)加强中小学德育法规、制度建设。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项重要建设就是建立德育工作法规、制度、包括建立新的法规、制度、评价标准等,以保证德育的地位、任务,主要方针和原则要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3)加强德育网络的建设。中小学校内要建立和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网络;校外要建立和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一体化德育网络。随着社区的发展,要重视研究发挥社区在网络的德育功能。
(4)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议。为适应21世纪的要求,应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信念坚定、业务精湛的德育队伍。积极规划,制定措施,加强思想建设和业务培训,改善待遇,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造就一批德育的特级教师和专家。
(5)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建设。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开展德育的科研与实验,吸纳中外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创立中国的德育科学理论,指导新时期中小学的德育实践。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一课时)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第三课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古代社会
高雅的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三课第二框题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
受到非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2)
追求高雅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二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人生难免有挫折
第四课 第一框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做了明确规定(1)
第二课时 磨砺自己的意志
认识自己
能够承受挫折 勇于开拓进取
未成年人保护有法可依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教学设计(三)
走进青春
我国初级阶段的 基本国情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册珍爱我们的生命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本职能
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北京师范大学版《思想品德》七年级出版说明
第12课 我是中国的小公民
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三)
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