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否有效,关键在于教育能否使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任你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任你怎样反复告诫、严厉惩处,有的学生就是改不了自身的毛病;有的学生当面答应的是一回事,背着老师实际上做的又是一 回事;在校内是一种表现,在校外是另一种表现;同样参加一项活动,有的学生受益颇多,有的学生则一无所获我们的许多同志曾为诸如此类的问题所困扰,感到束手无策。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有些同志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总是以管、卡、压的方式管束学生;只知提要求、树规矩,而下去研究如何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是迫于教师的某种威压才去按要求做,毫无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言。这样的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的内部活力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正如陶西平同志所说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内驱力,由此推动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各种良好的素质。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经过反复研讨,决定在全校开展争当自觉生,争创自觉班的活动,引导学生由他律攀向自律的境界。
我校规定自觉生的评选条件是:有志气,爱学习,守纪律;个人表现当老师在或不在时一个样,在校内校外一个样。自觉班的评选条件是:学风好,班风正;自觉生人数达到全班总人数的80%以上。
为了保证这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并收到实效,我们努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搞好思想发动
1.对教师的发动。我们向全校教师宣讲开展引导学生争当自觉生,争创自觉班这一活动的目的、意义、方法,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干部教师进一步强化三个意识:一是强化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地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当好导师和导演,做学生的知心人,不当保姆、法官和监察;二是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三是强化教科研意识,要将德育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教科研课题,在实践中分析情况,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寻求方略。
2.对学生的发动。我们通过校会、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公布自觉生和自觉班的评选条件、评选办法和奖励措施,向学生讲解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做主人,不做奴隶和自尊、自重、自爱、自律的大讨论,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使争当自觉生,争创自觉班的活动真正让学生乐于参与。
思想发动工作统一了师生的认识,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全校师生员工戮力同心,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
二、狠抓过程管理
自觉生和自觉班的认定只是结果的显示,这个结果是否货真价实要看过程,正如陶西平同志所讲的:良好的素质内化要通过科学的教育过程来实现,所以,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没有科学的教育过程就没有科学的教育。自觉生和自觉班的认定只是措施,不是目的。目的乃是通过争当自觉生,争创自觉班的教育过程来形成学生进步的内驱力,增强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此,我们狠抓了教育过程的管理,坚持七到位:
1.宣传发动到位。除了进行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思想发动工作以外,我们还给学生家长发了一封信,讲明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得到了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学章建制到位。各班组织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各班建立自己的班规、班约,以明确具体要求。
3.组织工作到位。建立以校委会政教处年级组教学班小组为主线的活动组织系统,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4.教育活动到位。坚持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制度。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坚持联系实际召开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采劝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各种教育,例如组织学生到平西烈士陵园、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等处参观访问,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到新农村窦店参观访问,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请公安局、派出所的同志来校作报告,进行法制教育等。全校坚持做到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
5.教育方法到位。校内开展德育专题研究,分别举办关于素质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的专题讲座,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全校教职工的头脑,使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6.检查指导到位。平时班内由班主任、班委、小组长随时检查。全校由政教处检查,每月听取一次班主任汇报,学期末进行小结,学年末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7.评选表彰到位。学期末初评,学年末总评,按规定进行表彰。
七到位的管理,保证了教育活动的全程优化。
三、强化养成教育
人的习惯与自觉性密切相关。自觉,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能在他人的启发诱导之下,自愿去做某种事情;另一种是面对某种事情,无需他人的启发诱导,只要自己经过认真思考,或进行思想斗争之后便能自愿去做;第三种是既无需他人启发诱导,也无需自己进行思考或思想斗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做某种事情。这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习惯。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必定是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也唯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而培养出这样的人,正是德育工作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道德习惯对于人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我们十分重视强化养成教育,注意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习惯的养成在于教师的训练和指导。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靠自发形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还要明确,习惯是一种定势,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便极难改变,所以必须抓好起步。
我们的做法是:
1.从教师抓起。教师的习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求教师率先垂范,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用教师的自律唤起学生的自律。
2.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我们要求学生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见到地上有烂纸随手捡起来,见到不管是谁的自行车被风刮倒了能够主动去扶起来,见到班里的桌椅坏了能主动修一修这些看似小事,其实,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质的飞跃基于量的积累。良好的道德素质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
3.从起始年级抓起。在抓好全校各年级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尤其注重抓好初一、高一这两个起始年级的工作。注意研究新生的特点,利用起始年级的优势,严格要求,强化训练。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就将其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抓紧、抓细、抓实。
养成教育的强化,为提高我校德育总体工作的实效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建立相关机制
1.反馈机制。为全面了解情况,及时收集反馈信息,我们建立了三项制度。
一是实行学生每人佩戴胸卡的制度。胸卡上贴有本人照片,写有校名、所在班级、姓名、编号学生佩戴胸卡,是将自己置于学校和社会监督之下的一个体现。
二是各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度。值日班长负责了解、反映本班当日的情况。三是建立班主任定期联系家长的制度,经常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就形成了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信息反馈机制。
2.评价机制。自觉生的认定,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和班主任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多角度评价的方法。自觉班的认定,采取各班申报与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学校评价采取年级组评价与相关处室评价相结合,最后由校委会认定的方法。
3.奖励机制。我们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凡学年末被评为自觉生的,其称号和评语记入学生本人档案,学校给其家长送喜报;各班的自觉生与主管校长、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合影留念,学校出展板在全校展出他们的照片。凡被评为自觉班的,校委会向其颁发奖旗一面;全班师生与校委会全体成员合影留念;其评选结果记入该班班主任业绩档案;其班主任在学校评寻十佳班主任时优先。
五、活动的初步效果
我校争当自觉生,争创自觉班的活动,在教师、家长和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教师反映说:自从开展评选自觉生、自觉班活动以来,学生懂事了,好管理了。德育工作过去那种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开始得到解决了。
许多家长反映说:这个活动开展得好,孩子回到家里,不仅不再迷恋电视节 目,变得能抓紧时间学习,而且能主动帮助做些家务了。而反映最强烈的还是学生,有的说:提倡自觉,这是老师对我们的信任。老师越是信任我们,我们越得自觉。有的说:过去评三好,全班只有几个人能评上:现在评自觉生,我也有份儿了,感到有奔头了。有的说:自觉生评选面那么宽,要是再评不上,那压力才真大呢!有的说:过去只要服从就行了,现在得靠自觉。要求实际上更高了,我们得时刻自己提醒自己。还有的说:开展评选自觉生活动以来,没有老师的督促自己也能做好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如此等等。
这些来自学生的反馈,说明我们所开展的这项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形成了学生的内驱力,增强了他们的自觉性,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很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显着的进步。对此,他们很有感受。例如高一学生王X说: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学习更自觉了,学校里更干净了,不文明的现象更少了。初三学生张说:从前我不按班里的要求做,破坏纪律,还不按时完成作业。学校开展这项活动,我的进步很快,初评、总评连续两次评上了自觉生。初二学生刘X说:自从开展评选自觉生以来,我学习时更自觉了,成绩直线上升,已到了全年级的前列。总之,随着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受教育的转变,学生的行为更规范了,言谈举止更文明了,班里的学习空气更浓了,校园环境更整洁了,乐于助人的更多了。学校的办学声誉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引导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境界攀登,使之增强内驱力,提高自觉性,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确实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不断探索,为促使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学会学习
学校与家庭的呵护
引向光明的科学理论教案
追求高雅情趣教案
做一个自信的人
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变革
让我们快乐起来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第八课《学会拒绝》
承担新角色
《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教案
生命最宝贵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做自尊自信的人
走进情感天地
让人生更有意义
《男生女生》教案
第2课 开始新学习
做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三课时)
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
学会认识自我教案
第四课 祝福青春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二课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依法进行自我保护
走进中学生活
第三课 珍爱生命 同步解析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二课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